确立价值创造能力突出的全新盈利模式
2011年06月29日 1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郭娜

  随着2010年7月农业银行成功上市,大型商业银行都成为上市银行,开始接受全球资本市场的挑战和考验。作为银行经营行为的指向与终点,针对盈利模式的优化调整随即成为各行经营战略转型的核心要务。当务之急是在调整经营战略、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业务结构的过程中,努力加快盈利模式转型步伐,尽快确立价值创造能力突出的全新盈利模式。

  转型方向

  中国上市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就是一种增长方式转型,是上市银行从粗放型高风险增长模式向集约型低风险增长模式的转变。

  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四个基本点”,即正确定位盈利模式的核心,明确盈利增长点,细分盈利对象,改进盈利措施,完善盈利屏障。具体来说,为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长期股东价值最大化,上市银行在金融创新的指导下,以经济资本集约高效运用为原则,以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多元化经营为手段,通过维持合理净利差水平、拓展非利差收入、控制成本支出,实现盈利模式从传统信贷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型高风险增长模式向利差业务与非利差业务均衡发展的集约型低风险增长模式转变,从传统业务型向多元、均衡、稳定型转变。其中,正确定位盈利模式的核心——股东价值最大化;明确盈利增长点——维持合理净利差水平、拓展非利差收入、控制成本支出;细分盈利对象——通过服务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改进盈利措施——通过产品创新,挖掘业务深度,扩大业务范围;完善盈利屏障——进行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重要支撑。

  这种盈利模式的优势突出表现为:维持净利差水平的相对稳定是盈利模式转型的基础;细分市场可以充分满足客户日益多维、个性的需求;发展差异化竞争能力可以克服同业市场战略趋同的压力;非利差业务的资本占用相对较低,受经济周期影响小而收益较高,可以减少盈利对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降低风险集中程度。

  转型路径

  一是调整信贷结构,改善资产质量,维持适宜的净利差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行业竞争的加剧和优质客户议价能力的提高,银行的利差已经呈现缩小的趋势。但是从国际银行业经验来看,净利差水平的相对稳定是上市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基础。因此,尽管我国上市银行未来信贷资产的收益率会进一步下降,但信贷业务仍然是上市银行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对于信贷业务,我国上市银行应在保持既有优势的基础上,着力调整资产结构,以提高资产业务盈利水平,主动优化负债结构,以降低负债业务成本。首先应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绿色经济发展;其次还要严格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上市银行阶段,受资本充足率和股本回报率要求的制约,银行不能无限制地扩张信贷规模,而是通过“发起—销售”模式,以银团贷款、信贷资产转让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在信贷发起和信贷流量上竞争。这是新模式下信贷业务的表现形式。通过信贷发起保持客户关系,通过资产销售转移风险和部分利润,并获取中间业务收入,也恰恰是国外银行比较通行的业务模式。目前,工商银行已经提出要做信贷交易大行和信贷流量大行。而争夺信贷流量优势的前提就是要在信贷发起上占据优势,因此,信贷发起仍将是未来大银行争夺的主战场。必须从新的视角审视信贷发起业务,通过金融创新和交叉销售,把信贷发起业务做成低成本占用、高效益带动的智力密集型业务。同时加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二是挖掘业务深度,扩展业务范围,实现非利息收入增长,拓展多元化盈利来源。

  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中间业务,所以实现非利息收入增长主要是拓展银行中间业务。最近几年,随着监管放松、资本市场发展,上市银行新兴领域不断出现,中间业务发展呈现出规模增长、渠道拓展、结构升级的态势。但在业务深度和业务范围等方面与国外银行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这主要是与我国上市银行发展的阶段有关。

  目前,我国上市银行要拓展多元化盈利来源就是要实现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代销业务与创新业务及对公业务与对私业务均衡发展。一家实现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代销业务与创新业务及对公业务与对私业务均衡发展的上市银行,会比仅仅依靠拥有某一方面优势的银行更能抵御外部市场波动对某一项或某几项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

  三是优化银行流程,加强成本管理力度,控制经营成本以提高盈利水平。目前,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规模相对平稳的增长但竞争激烈的时期,银行获利能力相对于快速扩张期会有所下降。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对于提高银行的竞争优势和盈利水平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此,首先,要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理顺前中后台之间的关系,实现内部运作机制的“精简化”,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并降低成本,这也是盈利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其次,通过薪酬与业绩挂钩机制控制员工成本,在保持员工收入与企业利润同向变化的同时,保证员工费用上升速度低于银行利润上升速度;再次,加大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收入比,通过科技平台建设,支持和推动银行的客户服务、流程再造、产品创新、电子渠道建设等,从而提高银行的运营效率,降低营业成本。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7号C座2-5层 邮编: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