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60期10版“公共管理”文章之一。
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要建立自己的学术话语和学术规范,形成学术认同和学术身份,必须回答其理论所依据的人类行为假设,尤其是有关人类认知、偏好和决策的假设,从而使得自身的学科建立在坚实的规范基础之上。
理性选择:人类行为基本假设
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互动过程进行研究,不可能回避人类行为和选择问题。比如索罗斯,就是将自身的理论建立在有关人类行为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和认知的片面性等假设基础之上,开始他有关金融市场的思考,进而拓展到整个人类社会秩序的思考。因此,有关人类行为的假设,成为任何被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学科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经济学率先提出了有关人类行为的理性选择理论假设,即个人的行为拥有完全理性,追求个人的利益,实现最大化策略。理性选择理论成为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也成为决策理论的基石。有学者认为,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从演化的角度看,只有理性的个人才可能生存,不理性的个人最终都会被市场所淘汰。理性选择理论对于市场经济中行为的巨大解释力,使得经济学家不满足于将自身的研究范围局限于人类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生活中。于是,一种扩展的人类行为经济分析,正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展开,其共同目的是希望为社会科学建立共同的人类行为假设基础。
当然,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了这场将理性选择理论的人类行为假设扩展到其他领域分析的进程,其中将理性选择理论拓展到政治领域和政府领域的分析,开创了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新传统。阿罗率先将理性选择理论应用于社会选择领域,提出了不可能定理。唐斯将理性选择理论应用于民主和官僚制的分析,提出了中间选民定理和官僚行为模型。布坎南和图洛克将理性选择理论应用于民主和立宪分析,在他们的著作中专门对方法论进行了阐述,并从决策成本和外部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多数民主所导致的问题。奥斯特罗姆则专门将公共选择理论应用于公共行政的研究,提出了公共行政中的多中心治理理论。
很多实验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纯市场领域,还是在社会困境领域,个人并非像理性选择理论所预测的那样,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信任博弈”模型、“囚徒困境博弈”模型、“最后通牒博弈”模型、“独裁者博弈”模型等一系列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信任、合作和社会偏好等一些非经济性利益偏好会影响个人的选择和行为。于是,一些学者也开始反思公共选择理论对于人类政治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危害,纷纷提出替代性理论构思,如社群主义理论等,强调美德和正义等价值对于政治领域和公共领域的重要性。
认知、激励和决策:人类行为三过程
人类行为假设到底应该包括哪些要素?正如完全接受理性选择理论是一个不理智的选择一样,完全拒绝理性选择理论也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在此,奥斯特罗姆作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即通过以理性选择理论所蕴涵的假设为基础,抽象和概括出人类行为理论假设所包含的一般要素。她将理性选择理论的结构要素,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关完全信息的假设;二是有关追求物质利益偏好的假设;三是有关最大化选择模式的假设。以此为基础,她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对人类行为理论假设进行思考,即信息和人类心智模型、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模型、选择模型。与此同时,她还倡导开发“第二代理性选择理论”,试图将理性选择理论与制度、社会资本、规范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问题。这样,使得有关人类行为的假设,可以融合理性、制度、文化、传统、信任、规范和社会资本的要素。诺斯在《理解经济变迁过程》和《暴力与社会秩序》两本书中,也试图将信念、意识、人类意向、文化和传统等因素融合到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的分析过程中。
结合博弈论、信息和激励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可以将人类行为划分为三个过程和环节,即认知、激励和决策。一是认知过程,它涉及外部环境对人类大脑的刺激、反应和理解,以及意识产生的过程,诺斯的心智模型可以概括这一内容。对于认知存在不同的假设,如完美认知和不完美认知,前者假设人的认知能力具有不可错性,而不完美认知则假设认知存在谬误性。如果加入演化的视角,人类的认知过程和心智模型也是不断地修正和改变的过程。二是激励过程,它涉及人类认知、意识和行动的源泉,即人类探索世界、选择行动和改变环境的最根本动机是什么。激励往往会与信念联系在一起,它是一种关于未来是什么和想要成为什么的设想,这种信念有可能导致良好的结果,也有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三是决策过程,它涉及人类面临自身环境时的主动过程,即人类在面临多样性的过程中,选择哪一个方案来进行问题解决,决策过程最终要受到理解和信念的影响,理解是由认识过程来实现其功能,信念是由激励过程来实现其功能,决策过程是理解和信念的函数。当然,人类的认识过程、激励过程和决策过程并非在真空中产生,这使得人类行为假设与制度、文化和环境之间进行着复杂的互动。人类行为本身也是一个适应性过程,人类行为会创造制度和信念体系来降低不确定性,反过来制度和信念体系本身也会影响人类行为假设。(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文钊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