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经济走向及对中非合作的影响
2020年08月13日 09: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13日第1988期 作者:游滔

  在全球化浪潮与反全球化逆流对抗不断升级的当代,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迅速席卷全球。非洲大陆当然也不能置身事外,大多数预测都将第三波传染热点地区指向南美洲与非洲。但是新冠疫情在非洲的发展却呈现出令人意外的特点,即大面积的传播性和疫情的可控性。截至5月14日,毛里求斯已成为非洲第一个全部治愈传染者的国家。但同时未被染指的非洲最后一块净土莱索托也发现了一例感染者。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非洲的气候湿热,人口年龄中位数偏低,大多在25岁以下;因检测手段和医疗手段的限制,无法进行大规模检测,数据失真;非洲大多数国家实施了严格的封城政策,有效地阻隔了病毒传播。

  跟大多数国家一样,受疫情影响的不单是非洲人民的生活,还有脆弱的非洲经济。由于非洲经济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差、对外依存程度相对较高等特点,在亚洲、欧美连续遭遇疫情重创之后,世界经济环境也出现重大转折,新冠肺炎疫情对非洲不同类型经济体的影响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一般特征。

  疫情后的非洲经济走向主要体现三个重要特征,大衰退或不可避免。第一,资源禀赋较强的非洲国家如尼日利亚、南非等国,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暴跌,需求严重不足等,将表现出经济增长乏力乃至衰退,而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摩洛哥、突尼斯、埃及等国家经济也遭遇重创,旅游、航空及相关产业大面积倒闭关停。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大多还存在基本建设资金缺口变大、外汇储备急剧缩水等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骤降等。

  第二,严重依赖外资投入的非洲农业国如马里、肯尼亚等在遭受疫情重创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诸如蝗灾、水患等自然灾害,外商直接投资数据(FDI)断崖式下跌,欧美发达国家的援助资金承诺也将因疫情影响而大打折扣。再加上有超过42个非洲国家采取了封城、宵禁、关闭商业设施等举措,导致损失超过657亿美元。与此同时,线上医疗、线上消费、娱乐、通信等疫情期间急需的公共服务又极端依赖网络、电力、运输和基建能力,这些能力在非洲多国都亟待建设。综上,食品工业协会(FMI)预测,非洲经济2020年度可能遭遇1.8%—6.5%的经济衰退。

  新冠肺炎疫情还将进一步加大非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和社会危机,许多非洲重债国家将不得不面对债务违约并危及国家主权信用的重大风险,相关国家的政权和社会也将急剧动荡,稳定的经济发展形态将难以再现。

  FMI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面临5.2%的衰退,在与疟疾共存了50多年、与艾滋病斗争了30多年之后,非洲人将不得不跟新冠病毒再次长期共存下去,脆弱的非洲经济在没有强有力的外力支撑情况下将面对更多困难。

  此外,疫情影响下的中非关系也将呈现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挑战或多于机遇。中非关系将面临少数种族主义者煽动等挑战,给中非经济交往一定的困难和阻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加快结盟步伐,进一步发动贸易战,中国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压力有增加的可能性。

  非洲一些国家要求债务豁免问题、非洲在建大项目部分停工导致的违约问题、在非华人华侨的安全保障问题等对中非各层面关系也带来了挑战。

  中非关系面临的一大机遇是非洲将面临西方国家的长期缺位(西方国家自顾不暇),这给中非关系再突破赢得了时间,非洲将更渴望得到中国的资金、技术支持,特别是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方面的中国智慧,并可能为此做出更大的努力;中方也将会深化中非战略合作,并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但这一切取决于国际大气候、国内小环境以及双方的合作意愿。

  每一次大的危机背后总能孕育出伟大的变革,中非关系也是这样。在全球化浪潮翻滚而来且势不可逆的当今,非洲大陆有13亿人的大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青年劳动力,它所代表的始终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如何在抗疫时不断深化中非合作关系,背后其实是一个个十分具体的问题。但是,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历史积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必将引导中非合作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焕发新的活力,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