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育体”为主、“育德、育智、育美、育劳”五位一体的重要使命。学校体育理论既是对学校体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也是对学校体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基于时代特征与自身发展需要,对新时代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建设予以审思,有助于促进学校体育良性发展。
坚持“扎根本土”的价值取向
中华文明悠远而深厚,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诸多先贤对自然、社会、人、身心等方面的深思,共同孕育了极具民族特质的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并以“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的文化底色形态传承至今。虽然现代学校体育源起于西方,经东瀛传入我国,并在百余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亦须看到,由于不同的哲学认知基础差异,及近代历史原因所导致的文化自信缺失,深层次的民族特质冲突若隐若现地始终存在于我们的头脑和实践之中。我们不能割裂历史,抛弃一个民族存在之根本,以追求文化的“西方转向”,那么文化、思想的本土继承,就必然是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础选项。这里的扎根本土,不是“闭关锁国式”单一的学校体育理论建设路径,而是针对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本土学校体育实际问题有选择的继承与发展,是“与时俱进”不断扬弃的本土继承,是与世界体育文化发展和谐共生、互相促进的本土继承。
坚持“面向国际”的价值取向
秉持国际视野已成为新时代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其在逻辑层面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借鉴与吸收,二是传播与推广。首先,对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理论、经验等方面的借鉴、吸收与融合,将有利于新时代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建设。这一层面的融合需要立足于自身发展所面临之现实困境及未来发展所需之理论支撑。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等学校体育理论、思想、观念的引入与相应实践探索,是此方面的有益尝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体育社会需要与主体需要相结合特色的形成。其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借助共建“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重大机遇,将我国学校体育文化、思想融入国际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之中,在助力世界范围内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对于增强“自者”学校体育理论本土传承的文化自信,推广与传播中国体育文化,亦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坚持“引领学科”的价值取向
学校体育学以学校体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是以学校体育发展规律的揭示为“学术使命”,以学校体育实践的健康运行为“现实任务”的一门学科。学校体育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历史虽然不长,自1983年我国第一部学校体育学著作(教材)问世,迄今不过30余年,但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却有相当长的历史,至少可以说自1903年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来,学校体育就一直存在于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且随着学校体育实践的发展,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进步和丰富,并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学校体育学科建设具有“庞而杂、宽而广”的特征,涉及哲学、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并且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呈现出动态性与创生性并存的特征。这就需要学校体育理论自觉承担起引领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使命,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追求、对未来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理性前瞻及对多学科庞杂内容的整合,以实现学科的独立发展,从而突破学校体育学科发展原创性不足、指导性不强、学科分化不清、本土特色缺失等现实困境,实现学校体育学科的目的性、有序性、科学性发展。
坚持“兼容并包”的价值取向
新时代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建设应该坚持多元发展道路,克服“单一”发展诱发的研究视域局促与狭隘的问题,撷取多元理论碰撞的火花,以求实现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建构与持续性发展。随着国际融合与本土继承的和谐与互促,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对国外学校体育理论、经验的借鉴与吸收层面,也表现在现时段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多元发展层面。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经济、文化等层面“先天”表现出地区、民族的巨大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学校体育理论建设体系必须尊重这些差异性,在厘清理论体系建设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理念主张共生共存,共同服务于学校体育发展与教育发展的需要。由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可知,正是多元化的理论碰撞,推动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由“引进”逐步走向自主建构,由学科依附逐步走向独立发展。
坚持“紧扣实践”的价值取向
学校体育学本身是实践性突出的学科,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建设须认真考虑实践之“实用性”,即如何将具有指导性、前瞻性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操作相衔接。这是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建设在“理论—实践”层面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实践性”问题是当下学校体育理论发展的“痛点”,实践层面的问题(诸如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态度、运动参与等)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已成为制约学校体育理论发展的现实瓶颈。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必须遵从“上下联通”的逻辑原则,高层次理论必须通过低层次理论与办法落地生根,实现理论体系建设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避免“为理论而理论”的现象发生。如此,学校体育理论体系自身建设将更具生命力,对发展将更具解释力,对实践将更具指导力。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学校体育思想史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