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教育与艺术学院院长史蒂芬·道博森(Stephen Dobson)以及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研究学院副教授顾永琦(Peter Yongqi Gu)近日于“对话”网撰文称,“循序渐进”与“厚积薄发”是中国教育成功的两大关键原则,支撑着中国在现代知识经济中的科技进步和科学发展。
道博森和顾永琦表示,西方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学生只擅长机械记忆和被动学习,这样的体系只能培养出缺乏创新力的顺从工人,这显然是一种对中国教育的误解。事实上,中国的教育体系正在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和技能的学生,其教育经验对全球具有借鉴意义。自2000年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每三年进行一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旨在评估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核心课程方面的能力。2009年和2012年,上海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在所有参与领域均荣获第一名。
一个被误认为依赖机械记忆和被动学习的中国教育体系何以超越西方?自20世纪90年代起,有澳大利亚学者便开始研究“中国学习者悖论”,并发现西方社会对中国人及其他亚洲学习者的看法存在误区。其实,重复记忆与有意义的学习并不是两种相互排斥的学习方式。正如中国谚语所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道博森和顾永琦认为,重视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自儒家思想在汉朝成为官方教义以来,教育便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隋朝实行科举制度后更为明显。如今,中国通过高考这一重要的标准化考试评估和选拔人才,每年吸引了数百万高中毕业生参加。
在道博森和顾永琦看来,中国教育成功的核心在于两项原则:“循序渐进”与“厚积薄发”。前者强调耐心、分步骤和有序的学习,由毅力和对满足感的延迟支撑;后者强调通过积累基础知识和技能来建立坚实的基础。
中国书法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典型例子。书法的学习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模仿到创作、技艺到艺术,体现了中国学习者的耐心、勤奋、专注和对自然节奏之美的欣赏。自2013年起,书法教育被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它不仅教授书写技巧,还宣扬了中国崇尚和谐的价值观和独到的审美精神。“厚积”体现在学生为准备高考等标准化考试而刻苦学习,从而积累了现代社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薄发”则是指将这些知识和技能集中应用于工作或其他领域,以寻找实施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
乍一看,“循序渐进”和“厚积薄发”的学习方法似乎显得缓慢、单调甚至乏味,也由此催生了一些关于中国学习者的误解。道博森和顾永琦认为,归根结底,这两个原则强调的是,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积累作为前提,有效地吸收、整合和创造性产出便无从谈起。“循序渐进”和“厚积薄发”的教育原则不仅适用于中国,也可以被其他教育体系借鉴,对全球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学习者都具有潜在的益处。
(刘雨微/编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