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转型中彰显大国担当
2024年09月18日 09: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9月18日第2978期 作者:[巴西]罗尼·林斯(Ronnie Lins)/文 刘雨微/译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在海内外各界引发热议,被众多人士视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纲领性文献。它涵盖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覆盖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决定》构筑了中国发展新愿景,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强保障,值得世界各国研究借鉴。本文将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科技创新力,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绿色转型,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决定》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贯彻实施。《决定》还指出,“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其中,加强对纪律执行的监督是维护党的权威和确保政策公正严格实施的关键。这意味着,中国将继续坚决打击腐败现象,开展常态化纪律教育,为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制度规范体系支撑。

  在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确保各种所有制下的经济主体能够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速保持全球领先尤为关键。《决定》强调“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将不懈努力,如以健全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加强财税、金融领域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利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国家战略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文化、教育、人才、民生支撑等。《决定》还提出“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其中包含了关于加强党在监管、科技创新、金融、教育、文化、生态环境、民生等对经济工作有直接或间接作用方面的领导。

  监管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监管是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它通过预防风险、维护消费者权益,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进程中,《决定》明确提出要“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决定》还指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这些措施不仅将塑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还将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特别是通过深化专利体系改革和完善知识产权的综合管理体制,更好地保护发明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对外开放”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直是中国经济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驱动力。《决定》指出,监管创新,尤其是在通关、税务、外汇等领域,将推动企业创新和国际贸易的顺畅接轨。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将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这不仅助力中国有效把握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全球贸易潮流,也促进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紧密联系,扩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科技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作为《决定》的重点部署之一,是促进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原动力。中国正逐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发展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尖端技术。近年来,中国在多个科研领域取得世界级成就,这意味着中国将继续引领创新趋势,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决定》倡导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大环境,为研发与开发提供资源、政策、资金、平台、制度、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中国提升知识经济效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策略包括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和各类科创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等。

  《决定》指出,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国科技金融体系将与科技创新体制一同优化升级,包括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以及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以创新创造为导向,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资本市场也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科研创新企业和中长期重大项目提供便利、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培育更加稳健的投资环境。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对于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不可或缺。《决定》指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并展现了构建高品质教育体系的坚定决心。这一体系专注于推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以及对拔尖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提升中国青年的创新能力,进而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变化。通过协调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的改革,中国致力于营造开放、包容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环境。这种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的执着追求,为中国青年的未来打造了乐观进取的空间。加强高品质教育体系的持续发展,并在高等教育与产业界间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是中国应对未来挑战、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策略之一。

  《决定》还强调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这标志着中国将采取更加主动、包容和高效的人才策略。通过优化人才激励、流动、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中国致力于吸引和培养包括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在内的世界级人才。这一举措无疑将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军者,为全球创新贡献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科技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文化创新则在这一进程中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导向。《决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出通过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以及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等改革措施,点燃民族创新创造的火花,促进文化、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绿色转型是一条必经之路。《决定》明确指出“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并采取具有地域特色的差异化环境管理措施,以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目标,加速推动绿色发展。《决定》还提倡改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修复机制,优化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同时完善排污治污机制和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这些举措将显著提升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全球有目共睹。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7月发布的《中国清洁能源创新:事实与虚构以及对未来的影响》报告中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主导因素归纳为四点:首先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的持续一致性政策支持;其次是政策和企业战略对技术转让的重视和促进;再次是制造规模扩大和流程创新方面的优势,这得益于发展综合技术和制造集群的努力;最后是人力资本,包括专业技术知识和敢于创业的精神。《决定》也明确指出,加速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对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绿色低碳发展将融入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中国不仅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更要引领全球绿色发展的新潮流。

  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中国社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民生的持续改善与保障。这不仅提高了民众的生活品质,更能激发消费活力、维护社会稳定。《决定》表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确保所有群体都能在国家发展改革中感受到归属感和被关怀。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朝着全覆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决定》指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等改革措施。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不断演进、医疗科学的持续突破,以及公众对于养老和医疗保障需求的持续升级,中国将持续改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资金筹集与福利待遇体系,更加精准地响应时代需求和民众期望。

  中国还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安全网,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具体改革措施包括“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等。此外,《决定》提出要实施强有力的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并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重点工作包括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确保医疗服务更高效地服务于公共利益,同时规范民营医院发展,保障服务质量。这一系列医药卫生改革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效能,也是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

  《决定》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擘画。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激发市场活力的监管创新,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轮驱动;从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步伐,到民生改善的持续努力,每一步都彰显着中国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世界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断释放新的活力和潜力,在全球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彰显大国担当。

  (作者系巴西中国研究与商务中心执行长、中国问题研究专家)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