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近日,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官网刊文称,该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波列斯瓦夫·希曼斯基(Boleslaw Szymanski)和来自波兰、德国、英国等国的学者在《自然·人类行为》期刊上共同发文提出,现在是时候面对信息过载这一“新的环境污染物”了。
污染会给空气、水和土壤带来危害。希曼斯基等人表示,对个人和社会而言,信息过载同样是一种危害,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类似于空气污染的污染形式。随着智能手机使互联网触手可及,人们前所未有地接触到海量数据,当信息超出了人的处理能力时,人们就会难以对其进行评估或作出有效判断。其他可能的消极影响包括:限制自己的社交活动,滋生对工作的不满情绪,缺乏对生活的动力等。除了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影响外,信息过载还会造成经济成本上升,有经济学家估计,全球将为此付出大约1万亿美元的代价。
有研究将信息过载概括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感到他们接受了太多的信息,阻碍了他们执行任务的能力”,不过信息过载这个概念还没有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从心理学角度看,信息过载与认知负荷相对应,同时,也与疲劳、注意力、时间压力、工作记忆容量等其他要素相关。
文章提到,信息空间应该被视为环境的组成部分,并呼吁对信息过载的影响与管理进行研究。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人类积极寻求信息。但是,几个世纪以来,对过量信息的担忧也困扰着人类。尤其是随着全球数字连通性的提升,需要人们关注的信息呈指数级增长,造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过载。人们应当行动起来,积极寻找免受信息过载干扰的方法。
研究人员认为,首先需要了解信息过载是如何在不同场景下出现的。至少存在三个层面的信息过载:个人层面的神经与认知机制、群体层面的信息和决策以及个人、群体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的社会层面的互动。各个层面并非独立运作,而是相互依赖。因此,信息流可被视为一个具有节点的多级网络,还会引起突发变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以团队合作为例,信息在个人层面被处理,但同时也在团队层面被交换。团队某位成员信息过载,就可能会妨碍整个团队的表现。
希曼斯基等人提议,在科学、教育和立法方面采取行动。例如,学术界需要对信息过载进行深入的跨学科研究;学校需要教授信息生态学;社会需要就立法可能性展开对话。
伦斯勒理工学院科学学院院长科特·布雷内曼(Curt Breneman)对此评论道,信息过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它会侵蚀人们的情绪健康、工作表现和满意度,继而影响群体行为,最终影响整个社会。他希望,该研究可以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尽快研究解决方案。
研究人员提醒到,一些潜在解决方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例如,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可能有助于通过启用内容摘要、信息检索等功能来减少信息过载;另一方面,它们也会导致出版物的增加,制造假新闻、错觉并加剧偏见。
(陈禹同/编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