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治理话语权
2022年06月08日 09: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8日第2422期  作者:田莹莹 王琪

  海洋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也推动着全球海洋治理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海洋发展的动力和国际社会的需求决定了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中国也有意愿和能力发挥出更加积极、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球海洋治理的发展与推进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动海洋话语的意义建构

  中国国际海洋话语权的提升,首先要从海洋话语本身入手,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即运用“自己的话语”,才能获得真正的中国海洋话语权。中国特色的国际海洋治理观是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上一系列观点的总称,兼具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以中国特色的全球海洋治理观为核心,构建自己的海洋话语体系,推动海洋话语的意义建构。

  一方面,要有明确的话语定位和逻辑体系。海洋话语权的构建虽然要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但海洋话语权的提升要想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与支持,在海洋话语定位和逻辑体系上还需要与国际规范体系相适应,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才能引起共鸣,增强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弘扬优秀的海洋文化及治理理念。海洋文化是提升海洋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弘扬优秀的海洋文化,既能提升国民对海洋文化的认同感,又能增强海洋文化在国际上的感召力,进一步寻求国际海洋治理话语权。而且海洋命运共同体、蓝色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倡议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海洋治理观,体现了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治理理念,既与我国传统的“和合”思想一脉相承,又展现出鲜明中国特色的海洋话语体系,凸显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相互关联的重要特点。

  增强海洋话语的平台建构

  我们要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海洋治理观为基础,努力建立属于自己的海洋话语平台,解决“在哪说”的问题,以真正实现中国海洋话语权的提升。

  第一,针对国际海洋事务中已有的话语平台,注重提升在这些话语平台中的参与质量。中国要积极维护并促进现有的国际海洋话语平台发展,在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同时,提高中国参与国际海洋规则制定及海洋事务磋商的能力,还要主动参与国际海洋会议及国际间的互访活动,彰显中国国家形象及传播海洋治理理念。

  第二,积极参与国际涉海组织,提升其制度创设力。国际涉海组织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海洋话语权,不仅要传播自身的全球海洋治理观,还要调整中国参与国际涉海组织的布局,在国际涉海组织中以更为主动的姿态,积极参与联合国相关海洋事务,主动提出议程,倡导构建新的制度体系。海洋话语的平台构建,继承了中国特色全球海洋治理观的公平、平等理念,为提升中国海洋话语权打下了基础。

  促进海洋话语的多元载体建构

  全球海洋治理是典型的多主体治理,从中国特色的全球海洋治理观开放、包容的特质可以看出,中国十分支持海洋社会组织的工作。而海洋社会组织、海洋智库等也是海洋软实力建设、海洋话语权提升的重要承担者,我们要促进海洋话语的多元载体建构,一定程度上解决“谁在说”的问题。

  一是促进海洋社会组织的发展。海洋社会组织是海洋国际合作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也是海洋环保的代言人,中国应加大海洋社会组织的发展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海洋社会组织的类型呈多样化趋势,但海洋文化传播及环保类社会组织的数量相对较少,而海洋社会组织作为海洋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无论在全球海洋治理上还是海洋话语的建构上都要积极参与,同时国家也要继续扩大海洋社会组织的种类及地域范围,促进其合理发展。

  二是重视海洋智库的建设。海洋智库是海洋决策影响者和海洋权益的维护者,而且为国家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一国海洋话语权的大小,拥有高质量、权威的海洋智库也有利于形成令他国认可的海洋话语权。但现实情况下海洋智库发挥的作用及影响力相对较弱,要提升海洋话语权就应高度重视海洋智库建设,突出其“建言”“发声”的重要作用,促进其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并给予制度保障,以加大中国海洋话语体系的传播力度。海洋社会组织及海洋智库等都是中国海洋话语权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提升海洋话语权,还需在中国特色海洋话语体系下,促进海洋话语多元载体的构建,传播与推广表达中国的海洋话语声音。

  加快海洋人才的话语能力建设

  现有的国际海洋秩序已不适应全球海洋治理的发展,但新的海洋秩序的形成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中国特色全球海洋治理观主张各国平等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规则体系的制定,但时刻受到西方海洋大国的压制,中国的海洋治理观要想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还需更多海洋人才“发声”,即解决“怎么说”的问题,在处理全球海洋事务时弘扬中国特色全球海洋治理观,提升中国海洋话语权。

  首先,加强海洋人才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批既懂海洋又具有话语能力的复合型海洋人才,就需要改革并创新现有的海洋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发挥高校尤其是海洋类高校聚焦海洋领域专业知识的重要作用,以不断增强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海洋人才素质,为海洋事业作贡献。其次,提升海洋人才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参与能力。适时派驻海洋人才出国进修或到领事机构及科研单位参与国际海洋问题的研究与处理,如此既能向国外政府和人民系统阐释中国的海洋政策及全球海洋治理观念,又能促进与国外学者的交流,增强我国海洋人才的竞争力。再次,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在国际组织中任重要职务的人员增多,但在其中任职人数相对不足。因此,只有不断向国际组织培养和推送海洋人才,才能在国际规则制定及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加强中国特色全球海洋治理观的传播及海洋话语权的提升。

  概言之,加快中国海洋人才的话语能力建设,就要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精法律、懂海洋、通外语、善谈判、宽口径的复合型海洋人才队伍,在提升海洋人才参与国际海洋事务能力的同时,推动其在国际组织中任职,促进中国特色全球海洋治理观的传播,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海洋话语权。

  中国本着负责任大国的态度,不断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力量,从全球海洋治理的参与者向贡献者、建设者、引领者转变。在此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海洋治理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海洋治理观,既为全球海洋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又促进了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为了在国际社会上争取话语权、获得更广泛深层的国际认同,中国必须不断建设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话语体系,借助话语平台、多元载体及海洋人才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拥有参与国际海洋新规则建构的机会和能力,形成同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海洋话语权,为海洋强国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海上执法能力建设研究”(17AZZ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