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千古灵渠 天下奇观
2023年04月14日 10: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14日第2631期 作者: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东北部兴安县境内,坐落着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灵渠”。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开凿于秦代,让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成功“牵手”,贯通了南北水路交通,密切了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交往,促进了民族交融与地区发展,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期独家报道将为读者揭示灵渠的重要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千载灵渠通航古今

  初春时分,桂北地区春寒料峭。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在劲瑟的早春冷风中愈加清俊幽远。令无数游人神往的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猫儿山,自此漓江一路碧波、向南流淌,流出了数百里诗画一般的青山绿水。

  考古视野中的灵渠——访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李珍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及兴安县组织了多次考古发掘,在灵渠周边地区发现了大量历史遗迹和文物遗存,种类极为丰富,贯穿各个历史时期。近年来,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李珍长期深入广西考古一线,参与了很多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围绕灵渠周边地区的考古发现情况,本报记者采访了李珍。

  灵渠陡门:古人超凡的水利智慧——访灵渠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建新与兴安县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兴华

  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的60多位专家到访灵渠,经实地探察后,对“陡门”赞不绝口,一致认为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陡门又称“斗门”,亦简称“陡”或“斗”,是建于灵渠航道上,用于壅高水位、辅助通航的建筑物,也是最古老的船闸雏形。灵渠是最早、最集中使用陡门的古运河。近日,记者就陡门的工作原理及历史文化价值,采访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委员、灵渠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建新与兴安县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兴华。

  灵渠功能的历史变迁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明珠。秦朝开凿灵渠“只为军粮计”,军事运输是其主要功能。自北宋以降,灵渠发挥着经济贸易、水利灌溉、文化旅游等重要功能,大大促进了国家统一、边疆稳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

  灵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见证

  广西兴安灵渠全长约37公里,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自兴安县城边向北、向西,贯通湘漓两江,打破了中原与岭南地域上的天然屏障。它的开通促进了中原与岭南的商贸往来,拉近了两地空间上的交流距离,使得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记忆,推动岭南与中原疆域上的统一,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

  灵渠遗址保护:线性文化遗产串联历史与民生

  灵渠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开凿于秦代,连接湘江、漓江的源头,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当地政府及社会力量积极推进灵渠遗址保护工作,实施完成了保护、修缮、文化展示等九大工程,灵渠补水、灵渠公园等改造提升工程,不断推进灵渠遗址及其沿线的古建筑、文化遗址和历史遗迹的修复与利用。

  丝路通江海 一渠连南北

  关于灵渠的重要地位,历代文人墨客不吝溢美之词。新时代,在“一带一路”视角下,灵渠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再次得到彰显。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