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即将隆重召开
2021年10月13日 08: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13日总第226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唐红丽

  原题:中外学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让中国理论学术之花芬芳世界——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即将隆重召开

  经过紧张筹备,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将于10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10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就论坛筹备情况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报》: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举办“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的初衷是什么?

  方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以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水平、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我们特举办“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5年来,学术界聚焦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举办“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集中展示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展现我国学术界的新作为新格局新气象,意义重大,很有必要。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切实改变这种状况,“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强烈渴望。举办“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旨在为中国学者与世界各国学者开展富有成果的学术对话、思想交流、文明互鉴搭建平台,一方面,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让中国理论学术之花芬芳世界,为中国学术日益走近世界学术舞台的中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切实推动世界各国了解新时代中国,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促进中国学术与世界学术展开平等对话,打造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论坛品牌。

  “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又称“百人论坛”,邀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国际著名学者共100位,每年围绕一个主题持续举办。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

  《中国社会科学报》:据了解,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主题的确定,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方军: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创新性论断,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浓厚研究兴趣。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从学术上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意蕴和时代价值,研究阐发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理、哲理,我们将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的主题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走着一条与西方现代化迥异的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史无前例的创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入推进,不仅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而且会从根本上改写现代化的理论谱系,对“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理论、概念、范畴、模式、标准和话语,构成颠覆式的挑战和创新。当然,这后一个方面目前尚未获得理论上的成熟形态。立足中国实践,揭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活泼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这一新时代二重奏的独特意蕴;从理论范式、路径选择、指标体系等多角度、多层次、学理化地研究阐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是理论学术界的历史责任,也将是理论学术界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现代化理论、人类思想史的重要贡献。正因如此,我们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确定为今年论坛的主题后,不仅在中国学者,而且在外国学者中,都得到热烈的响应,所有应邀参加论坛的中外学者均提交了论文,这使得我们对本届论坛的高水平充满了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报》:举办“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是一件学术盛事,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论坛有哪些特点?

  方军:基于年度性论坛主题设置,“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动态设置研讨主题。每届论坛将聚焦中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时代课题,动态调整主题内容设置,开展跨学科对话,推进综合性研讨,形成融合性研究效应。

  二是强调参会代表学术影响力。面向全球,遴选具有年度影响力的国内学者和国际知名专家参加会议,并注重参会代表老中青学者兼顾,既有德高望重的老学者,又有学术中坚和骨干,还有崭露头角的学术新锐。

  三是论坛研讨全程直播。切实发挥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功能,论坛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通过圆桌式讨论,汇聚中外学者的学理智慧,扩大学术影响力,提升国内国际协同传播实效。

  四是强化成果多样化发布。坚持受邀学者以文参会原则,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挥“七刊两报一网”学术融媒体传播平台优势,统筹社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矩阵有机联动,实现论坛成果多渠道及时有效发布,满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报》: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有哪些研讨议程?

  方军:本届论坛为期两天,除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外,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国际关系学11个学科的中外学者,将在5个平行分论坛开展深度对话和研讨。我们将确保每位参会学者都有发言机会。同时,考虑到疫情原因,国际学者大部分采取线上方式与会。

  为使学术界及时了解论坛进程及成果,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作出了周密安排。10月14日论坛开幕当天,中国社会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网将协同发布论坛议程及参会学者信息。10月15日起,中国社会科学报将连续推出“学术中国”系列专刊,与会中外学者的精彩发言、思想交流、会场特写、图片报道等都将多维度呈现。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网和Zoom云视频等平台,将面向海内外全程开通论坛直播,及时发布论坛图文快讯、视频专访,打通会场内外,保障哲学社会科学界广大学者共享会议实况。

  办好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推动中外学术高端主题化交流,搭建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的重要平台,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更是为建设世界级名刊名社而不懈奋斗的重要工作。有赖于海内外学术界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把论坛办成高端学术品牌,圆满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交办的重大任务,不辜负广大读者的殷切期望。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中国”展现新时代中国学者的学术担当,更能汇聚国际学者的真知灼见。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专访,预祝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7号C座2-5层 邮编: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