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生命历程的制度化、标准化与弹性化
2022年11月03日 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张龙龙

  作者:张龙龙,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系讲师,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研究领域为家庭社会学、生命历程理论和国际移民研究。代表作有Zhang L, “Im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of the Children of Japanese War Orphans Left Behind in China: Policy Development, Family Strategy and Life Cour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 (2)(2022)等。Email: longlong0904@bjut.edu.cn 

  内容提要:二战结束后日本在教育、就业、医疗保险、年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制度改革,“高度经济成长”期间(1955—1973)建立起“日本型社会体系”。在该体系的影响下,生命时间的儿童和青少年、成年、老年阶段区分明确。日本社会实现了生命历程的制度化,并产生两种标准的生命历程模式:“就社”男性与专业主妇。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伴随日本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尤其是女性的生命历程出现明显的弹性化,专业主妇模式在日本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