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类学沙文主义,不可再如此!——来自休谟、达尔文和生物文化伦理的解药
2022年09月20日 09: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里卡多·罗兹

  作者:里卡多·罗兹(Ricardo Rozzi),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UNT)哲学和宗教系教授,并兼职于智利麦哲伦大学(UMAG)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IEB)。近年,还担任“斯普林格生态伦理系列丛书”(Springer Book Series)主编,以及北得克萨斯大学和麦哲伦大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协作进行的“近极地生物文化保存项目”主管。Email: rozzi@unt.edu 

  内容提要:全球社会的文化通常将动物一词与脊椎动物联系起来。矛盾的是,大多数动物多样性都是由小型生物组成,而人们却对这些小型生物视若无睹,它们在哲学、科学和教育中的代表性严重不足。21世纪的科学研究表明,许多无脊椎动物具有意识和感受疼痛的能力。这些发现敦促动物伦理学家变得更具包容性,并重新评估无脊椎动物在道德共同体中的地位。关于这些小型动物等共栖者正在第六次大规模灭绝中消失,科学界也提出了警示。这种“无形的灭绝”迫使环境哲学家将无脊椎动物凸显出来,它们不仅对于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功能而言十分重要,其自身的存在也非常宝贵。通过整合生物多样性之生物物理维度和文化维度的生物文化方法,笔者研究了分类学沙文主义的根源,它不仅关联着无脊椎动物在现代哲学和科学中的代表性不足,也关联着无脊椎动物的从属地位。坏消息是在动物意象中发现了明显的椎骨主义。〔朱丹琼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