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在成都召开
2019年04月26日 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9月14日第80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毛莉 曾江 访问量:

  原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呼唤思想创新 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在成都召开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离不开强大智库力量的无形支撑。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智库建设的重要性被提升至空前的高度。

  进入崭新发展阶段的智库建设赋予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新的历史使命。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热潮中,哲学社会科学界如何实实在在向前迈出新的步伐?9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四川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本届论坛秉承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宗旨,聚焦“新型智库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出席论坛并做主旨讲话。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致欢迎词。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主持开幕式并致闭幕词。

  丰富的议题、紧凑的议程,思想激荡、智慧碰撞,中国智库往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在此间得到了深入探讨。

  智库建设赋予新的时代任务

  王伟光指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凝聚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赋予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新的时代任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积极投身新型智库建设。

  王伟光强调,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始终坚持中央关于智库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把握正确导向,加快建设步伐,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一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二要坚持服务大局,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着力点;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立场上做学问;四要坚持创新精神,建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五要坚持人才为重,壮大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型人才队伍;六要坚持弘扬正能量,围绕智库功能加快传播平台建设;七要坚持正确学风,凸显求真务实严谨厚德的治学品格;八要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逐步完善新型智库体系。

  王伟光同时强调,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正确认识处理好智库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一是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战略性问题研究与战术性问题研究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深化理论研究与深入实际调研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坚持中国特色与扩大国际视野的关系。

  杨泉明表示,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还肩负着引领发展的重要使命,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理论创新和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杨泉明认为,通过此次论坛,一定会促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和咨政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和新型智库建设的水平提升。

  智库建设需要协同合作

  今年1月,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

  时不我待,距离实现这一目标仅有5年时间。在本次论坛上,来自全国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军学者们群策群力,共同为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出谋划策。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智库成果评价体系,如何更好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不同类型智库的发展路径有何差异等,智库建设中的诸多重大议题得到了深入讨论。其中,如何改变单兵作战,形成协同研究、协力攻关的智库合力,是与会学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正如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德海所言,面对我国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仅有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而且单靠哪一家智库都无法完成,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智库群体或联盟支撑”。

  有学者将我国不同类型的智库形象地比喻为“中央军”、“地方军”、“游击队”,这几路“大军”缺乏沟通交流的状况不利于我国智库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新型智库建设需要系统协作、集思广益。不同层次的研究机构需要协作,接地气的研究和高层次的研究也要打通。”在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郭杰看来,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就为社科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协同机制。

  事实上,当前需大力加强的不仅是智库之间的协同合作,智库与各相关方之间的互动也亟待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学术单位与实际部门联系不紧,是长期制约社会科学服务功能发挥的根本问题。”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呼吁,要进一步克服原有体制机制的弊端,通过智库这个平台,推动高校、企业和政府的深度合作。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建武进一步谈到了如何完善智库成果进决策进实践的推送机制。他建议,智库要主动、精准把握决策需求,提供即时性、多元化、多样式服务,满足党政部门多层次、多方面的智力需求。可通过实施部门对接研究、参与重要决策论证、加强社情深度调研、开拓智库第三方评估等途径推送智库成果进决策。

  智库建设要服务现实世界

  打铁还需自身硬。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要更好发挥智库作用,首先要提高智库产品水平,增强智库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看来,推进智库建设的本质在于改善当下中国学术生态,“要抓住真问题、展开真研究、发现真知识、作出真贡献”。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也认为,新型智库建设必须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建立与需求对接的新模式,突出研究的应用价值和服务意识,做实对策,“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朱光磊谈到了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来面对现实问题的重要性。他说,智库要急国家和人民之所急,大力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概括、提炼出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现代化国家走向文化强国的道路,无一不历经了对自身现实问题的理论阐释过程。”

  高翔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非常圆满,充分展现了当代学术界对智库建设的认知水平。论坛的前沿性名副其实。论坛力图为中国学界提供交流经验、联络感情的机会,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界形成一个整体,相互有所启迪。本次论坛达到了这个目标。

  高翔号召学界要抓住智库建设的契机,力争有所作为。高翔指出,智库建设的好坏、成败,不仅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学术发展的生命力归根结底要从服务现实世界中来。人民群众的实践永远是学术不断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中国学术如果不为现实服务,不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智慧,无论其建构得多么精致、多么宏大,实质上都是“纸老虎”。

  高翔强调,中国学术界要做有思想的学问。没有思想,就没有灵魂。中国的学术研究,包括智库建设,必须呼唤思想的创新。高翔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巨人,也是能够产生思想巨人的时代。我们要打破对西方理论的盲目崇拜和迷信,立足当代中国国情、立足当代中国实践、立足时代的需要,独立思考、有所作为,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惟其如此,中国学术才能真正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服务,真正走向世界。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科联、江苏省社科联等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20余位代表出席本届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起创办,经过九届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推进和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的重要学术品牌和传播平台。据悉,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将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苏州大学联合举办。

责任编辑:崔岑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