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阐释学发展新路径
“中国阐释学的建构及其可能途径”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2019年09月11日 08: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11日总第1776期 作者:本报记者 薛刚

  为进一步探讨中国阐释学传统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厘清中国阐释学传统与中国哲学的关系,9月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题为“中国阐释学的建构及其可能途径”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比较文学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张江作主旨发言。

  乐黛云在致辞中表示,创建中国阐释学是汤一介先生生前最大的愿望,他坚定地认为中国阐释学应该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孔子讲“述而不作”,意思是讲述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而不是凭空创作,这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很重要。所谓的创造,是在前人的成果上不断地添砖加瓦,这样的学问才是有根底的。

  王博在致辞中提出,中国进入现代社会,面临着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如何再次焕发活力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坚定地站在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上,只有立足于传统,我们才知道如何面对当下,面向未来,这对于中国的意义和世界的意义都非常大。就此而言,汤一介先生生前主持的儒藏工程及其一直倡导的中国阐释学,都表达出一种对中国传统十足的敬意。

  张江在题为“阐诠解释辨”的主旨发言中指出,在中国古代,“阐、诠、解、释”这四个字意思是完全不同的,从阐释的路径、方法、目标功能的角度看,它们有非常大的区别。如果不加以区分,那么我们的阐释学将没有民族特色,无法区别于西方,尤其是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也很难在世界阐释学中拥有自己的地位。然而在当代中国,关于这门学问有四种提法,即阐释学、诠释学、解释学、释义学。这其中凸显的不仅是名称的问题,更表明我们在这门学问上采取一种什么样的路线、目标和标准。也正是由此,才应辨析“阐、诠、解、释”的异同,从而才能确定中国阐释的路径。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国内学者在治学这条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汤一介先生所言,这份成果的根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的汉语言文字,而不是其他。

  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红岩主持。在学者发言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笑敢、李景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志伟,清华大学教授陈壁生,北京大学教授王中江、杨立华、干春松、甘祥满、吴飞、吴增定、程乐松,以及其他与会学者围绕中国阐释学传统、阐释学与近代中国、中西视野下的阐释学等议题作了精彩发言。与会学者就中国阐释学的思想资源、概念界定、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中国阐释学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储备和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7号C座2-5层 邮编: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