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在新加坡举行
2019年04月26日 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7月27日第775期 作者:本报记者 白乐 访问量:

原题:构建华文学术共同体前景广阔——“第四届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在新加坡举行

  7月24—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四届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在新加坡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等地的华文学术期刊代表共30余人,围绕“当代世界的华文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建构”这一主题展开热烈探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余新华、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构建华文学术共同体前景广阔,这对于清晰地阐明华文世界特别是中国发展对于世界的意义、平衡当代世界的知识体系、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华文学术共同体正当其时

  余新华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当今中国的发展现实不相称,它应该具有的影响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和阐明。这里因素很多,其中与缺乏必要的学术支撑、缺乏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有关,因而难以形成相互对话、交流、切磋的有效平台。当前我们需要着力构建华文学术共同体,推动华文学术形成“共同的谈话范围”,围绕重大问题展开原创性研究,提升华文学术的世界影响。在此过程中,华文学术期刊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应该充分发挥其作为学术发展组织者、引领者的作用。

  加拿大《文化中国》执行主编张志业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他对“学术共同体”的看法。他认为,学术共同体既包括有形的载体,更包括共同的价值追求。在他看来,在全球化视野下,需克服不同华文学术期刊在空间和语境方面的差异。例如,海外华文学刊固然可以孤芳自赏,但离开中国本土,它往往有一种“悲壮的孤独”——在海外强势外国语言的包围下,其资源和作用对象相当狭促。因此,海外华文学术期刊只有在中国本土文化与世界对话中起到融合与催化作用,才能找到安身立命所在。

  刘宏表示,在中国崛起的大时代中,围绕海内外华文学术名刊建立学术共同体不仅重要而且十分迫切,可借助网络、报纸等媒介平台的力量将这一必要性变为可能性。

  彰显华文世界的经验和智慧

  有学者提出,西方知识体系的强势地位造成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叙述、历史叙述。但是套用西方的知识体系无法有效解释一个有超长历史和文化传统,一个近代以来有着巨大创造和新鲜经验的文明样态,以及这个文明样态的崛起对于世界的意义。因此需要新的解释方式、新的知识体系。华文学术期刊和学术共同体,要坚持自主的文化立场和学术品格,积极推动知识传播与文明对话,突破以欧美为中心的盲目式、被动式“价值观植入”。

  刘宏从“文化中华”的独特视角阐述了他对华文学术共同体的看法。他认为,“文化中华”既突出了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的地位,又广泛纳入了海外中华文化的因子,因而是一个更为包容宏大的体系。严肃的学术研究是充实中华文化内涵不可缺少的一个维度。华文学术期刊是“文化中华”参与世界文明体系对话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海外华文学术期刊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作用。

  另外,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主任詹缘端提出,海外华人文化传统对确立自身文化与族群认同非常重要,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但强调这一文化传统时,也要注重寻求海外华人公民身份和文化属性的平衡点。

  构建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

  与会学者强调,建立合理规范的学术评价体系对于引导华文学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流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主要源自西方,反映了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特点,具有其合理性,但是它过度偏重引文指标和影响因子,忽视学术研究中价值内核的差异,难以真正体现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一些反映某些特定价值立场或观点偏颇的论文往往获得很高的引用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主编刘文山强调,要切实改变这种简单以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等级评定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以改进学术生产方式。

  对此,一些学者表示,科学合理的期刊评价机制离不开定性和定量评价的有效结合,并做到社会评价、学者评价和数量评价“三位一体”。定性评价方面,需严格采用同行匿名评审等机制,避免同行评议变“同事评议”、“外行评议”。定量评价方面,引用率、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反映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但影响力与价值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另外,与会学者对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新近创办的刊物《中国社会科学评价》表现出强烈兴趣,并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其对于考镜源流、辨章学术,批判性地考察已有的研究成果,改进既有的研究方法,寻找新的知识增长点和学术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该杂志的出现,似乎正是针对当前中国学术批评的集体‘失语’状况而来的,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所做的一种努力。它给人以一种期待,带头扭转此前学术评论‘万马齐喑’的局面。”《中山大学学报》副主编李青果说。

  “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的前身是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起并举办的“两岸四地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先后在莫斯科、悉尼与温哥华举办的“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已发展成长为世界范围内华文学术期刊交流合作的有效平台。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以“中华语言和文化”为重点,致力于华人民族传统与华族社会有关的学术研究。

责任编辑:武勇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