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2014年04月09日 15: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14日总第510期 作者:本报记者 林跃勤 实习记者 白 乐

    原题:比较中拉城镇化经验 实现社会公平发展  第二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10月11—12日,第二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城镇化:公平正义与社会政策——来自中国拉美国际经验的比较”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以及来自中国、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多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者从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角度,对城镇化进程中的诸多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高翔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和拉美地区国家同属第三世界,有着相似的历史和发展经历。中国和拉美地区的现代化变革,不但推动和促进了本地区的繁荣和进步,而且为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作为现代化重要内容的城镇化,是中拉地区、国家和人民不容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推动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从世界城市整体发展史视野出发,多学科多视角考察中国拉美城镇化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在当今国际社会经济环境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拉的合作从未如此紧密。对同属第三世界的中拉国家和地区而言,城镇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均衡化。

  中国未来10年城镇化仍将快速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守英表示,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发展过于依赖土地征用和土地出让,“城市病”在各类城市的局部区域加剧等。未来10—20年,中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城镇化是主导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这一阶段,中国城镇化也将处于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期,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魏后凯表示,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规模格局出现一定程度的比例失调。一方面,大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一些超大型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减少,中西部一些小城市(镇)甚至出现相对衰退迹象,城镇体系中缺乏中小城市的有力支撑。这使中国城镇人口规模结构可能有从正常的“金字塔”形向“倒金字塔”形转变的危险。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图罗·维杰瓦尼介绍了拉美国家城镇化的状况,并对当前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一些拉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基本实现了城镇化。目前,这些国家主要问题不是如何使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市民就业率、收入水平、教育水平以及减少贫民窟等‘城市内部’问题。”

  解决矛盾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城镇化不仅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一大课题,更是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现实问题。深入研讨中拉城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对于促进相关学术交流及为各国提供合理的城镇化政策建议意义重大。

  郑秉文提出,丰富城镇化发展的内涵,是今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趋向。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公平正义及社会政策的配合协调问题,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所以,城镇化进程中,贯穿始终的,就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政策的选择和贯彻。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马科斯以巴西为例,分析了拉美目前城镇化中存在的社会不公问题。他说,巴西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城镇化进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然而,高城镇化率的背后是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严重、“贫民窟”和边缘化城市群集聚、城市交通过度拥堵、地方性暴力等隐性问题。马科斯认为,反思这些问题所折射出的现实矛盾,对于促进社会不同阶层平等、有效地享有社会公共服务,意义重大。

  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历史系助教古斯塔沃·桑迪兰认为,中国目前仍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不平等及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别等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他表示,城镇化不是终点,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是目标。

  城镇化政策应重视市民身份认同

  城市社会的高流动性,不仅体现在成员的迁移和空间流动上,还包含成员所拥有的社会、经济地位及个人归属感等因素。

  智利前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认为,由于80%的拉美人民都在城市拥有财产,因此,拉美国家城镇化目前的首要目标是争取更高质量的生活,增强市民的存在感与认同感。2010年,在参展上海世博会之后,一些拉美国家更加注重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市民的身份认同。如建立城市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城市归属感及合作性;加强城市文化独特性建设,拯救市民认同危机;塑造洁净的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实现大中小城市和谐共存等。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岳经纶阐述了城镇化、社会政策与地域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他表示,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影响,加之地方政府主导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我国社会公民身份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地域色彩,“城—乡”、“本地—外地”的双重二元分割是当今我国社会公民身份分割的基本特征。岳经纶认为,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社会公民身份,又阻碍了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夯实基础 推进中拉学术合作

  当今,拉美已经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但城镇化困境仍未得到很好解决,其中的一些困境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中拉城镇化的研讨与合作,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政治诉求,具有较强的学术合作潜力。正如巴西驻华公使衔参赞罗西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相信中拉在城镇化领域的合作是深远的。因为我们有着相似的历史经历及国际地位等,这些都为未来的中拉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尤其是,我们应当将中拉合作置于一个广泛的人类学视野及历史学视野中,从宏观角度把握中拉合作的方向、政策。”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及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据悉,第一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于2012年11月在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举办,2014年第三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将在智利举行。

责任编辑:陆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