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生动”的一次域外之旅——艺术与美学概念的民族性与普适性
2021年03月11日 14: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刘旭光

  摘要:朱光潜在翻译黑格尔《美学》时,使用了“气韵生动”这一中国古代美学与艺术概念来翻译黑格尔的相关术语,不仅有贴切之处,而且对气韵生动内涵的深化保持了一定的克制。此案例说明,气韵生动此类美学与艺术学概念有其内涵上的二重性,即概念的灵性——民族性和概念的普适性。在此类概念的民族性与普适性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这个关联使得跨文化的情感体验与审美可以产生共鸣式的交流与理解,但必须走过这样一条路:从普遍经验到共通感,再到理解所获得的共同点,再到体验统一体,最后体验统一体在效果历史中获得连续性。 

  关键词:气韵生动  灌注生气  赋予灵魂  灵性  普适性 

  作者刘旭光,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 200444)。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