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5月3日,俄罗斯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部主任雅罗斯拉夫·利索沃利克(Yaroslav Lissovolik)等人于该智库官网发文表示,2018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何受到关注,当前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会对全球经济发展有何意义?如何借助区域经济一体化平台促进发展中国家间合作?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增长迅速
利索沃利克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显现,尤其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推行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受挫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变得空前活跃。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并非易事,它不仅要符合各成员国的利益,合理配置区域内各成员国间的人力、物力资源,还需要各成员国之间降低或消除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利索沃利克提到,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平台有很多好处。例如,增加同一区域内不同国家间的联系;有利于解决区域内各成员国间的贸易争端;当发生经济危机时,可以利用区域融资安排资源,缓解区域经济危机;增加与全球性机构的协调机会,促进区域安全;扩大各成员国间在其他重大问题上的合作等。
虽然近期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损害了全球的开放贸易格局,但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正在设法消除不利影响,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利索沃利克认为,就目前而言,南南贸易合作对促进世界贸易增长和相关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南南贸易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南方国家拥有较强的增长动力。第二,南方国家发展水平相似,可以扩大生产共享空间。第三,南方国家在生产能力和资源禀赋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切尔西·马科维茨(Chelsea Markowitz)对本报记者表示,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拥有较高的发展潜力,这种发展潜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世界贸易的增长。2017年,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4.3%,预测2019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6%。与之相应,2017年发达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仅为2.3%,2019年这一数字将下降至2%—2.4%区间。由发展中国家推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取得进展。例如,欧亚经济联盟正在积极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展开合作。南美地区的南方共同市场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也已达成协议,旨在扩大双方贸易量。印度与东盟积极展开合作,促进双方贸易往来。这些经济一体化平台的建立及其合作模式让人们意识到,只有开放和包容的发展才能真正带来经济增长。
构建更加开放的全球经济格局
对于未来是否能够形成泛大陆一体化平台(pan-continental integration platforms),即建立跨大陆联盟平台,南非安全研究所经济增长与发展项目研究员彼得·法布里修斯(Peter Fabricius)认为,这并非不能实现。当前,非洲已经建立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并积极与金砖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拉丁美洲地区的太平洋联盟与南方共同市场也建立起紧密联系,这两个占拉丁美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近90%的贸易集团派代表在2018年7月进行会晤,并签署了缔结区域贸易协定的意向书。同时,太平洋联盟与南方共同市场也在加强跨大陆的联系,积极与中国、俄罗斯建立伙伴关系。欧亚地区的上海合作组织在2017年迎来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这使得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之一。由此可见,拉丁美洲、非洲与欧亚大陆在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三者之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加强互信、将合作关系进一步延伸至海湾国家等。
南非金山大学经济与商学院教授詹妮·罗索夫(Jannie Rossouw)对本报记者表示,发展中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正努力打造连接拉丁美洲、非洲和欧亚大陆的通道。这也说明,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消除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积极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前行。由此可见,世界经济正在以多样化的模式发展,逐步替代之前的“中心—外围”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预见,由于发展中国家采取更加开放的经济模式,未来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将有可能超过发达国家经济总量。
罗索夫还提到,在建立更加平衡的全球经济结构方面,需要优先解决区域层面的差距。根据此前经验来看,缩小差距对维持全球宏观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发展中国家在提升本国经济水平的同时,也要加强同发达经济体的互联互通。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要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和降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成本来促进经济,还要建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一体化集团,以获得外部红利,如吸引外部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全球化,这已经成为重组世界经济架构的重点。可见,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