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前景广阔
2019年05月08日 09: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8日总第1687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译心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的“普惠金融国际高峰论坛: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国际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普惠金融理论、实践和未来展开深入讨论。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普惠金融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然而,我国金融二元结构问题仍然突出,大量中小微企业和弱势人群被排除在金融体系的服务范围之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仍存短板。金融科技的发展和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推动了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真正突破。

  普惠金融服务不断延伸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金融业的核心任务。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我们要从实体经济想到金融,再从金融回到实体经济去。只有这样,我们在探讨金融改革、金融发展时,它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经济也能够重新获得稳定成长的格局,对全球的经济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在他看来,普惠金融无非就是让所有有合理金融需求的人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基础上,体面地获得金融服务。而目前仅基于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无法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开新路,即通过发展金融科技来解决普惠、科技产业化等问题。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胡滨发布了《发展中的普惠金融:理论、创新与实践》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产业发展总体形势良好,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普惠金融服务向基层不断延伸,薄弱领域金融可得性持续提升。其中,我国在移动支付方面表现出色,中国货币市场基金近年来依托数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数字化驱动形成普惠金融新模式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杨农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商业模式以及服务模式渗透到普惠金融领域,一个以数字化为驱动的普惠金融新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挥我国互联网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华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本身就具有普惠性和包容性,因此科技金融的发展天生具有普惠性。数字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供给的成本,构造了无所不在的网络,促进了数字经济的中长尾理论、零边际成本等概念的产生,也由此诞生了数字金融的概念。数字金融自诞生起就服务于低净值个人以及小微企业,在此之下,金融科技把更多的个人和企业连接到了金融服务的网络里,降低了金融服务和产品运行的成本,构造了一个比传统技术下更加广泛的金融服务市场,也因此催生了更多创新机构、创新产品。金融科技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数据、模型优势,为已有的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金融科技服务于实体经济,就是要通过科技手段降低金融成本,控制金融风险,这也正是普惠金融的两大难处。

  与会专家表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数字化的技术,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便捷的方式服务更多用户。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降低金融成本,提供更好的普惠金融服务。但在当前,金融服务业务涉及情况复杂,因而人工智能技术在相关领域还无法充分利用。故而在此类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中,不能完全依靠数字技术,还需要结合金融领域的实践经验。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中国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数字普惠金融开拓了新局面,有效解决了世界性金融难题,并促使中国金融业实现弯道超车。但据《发展中的普惠金融:理论、创新与实践》显示,当前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在针对农民、小微企业以及城市低收入人群等的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便捷性、可得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杨农强调,金融服务机构应提供负责任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负责任”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关键理念,金融服务机构要采取负责任的方式开展业务,注重保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目前,普惠金融领域信用和信任的基础较为薄弱,客户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不足,因此倡导“负责任金融”的理念非常有必要。

  胡滨表示,随着数字普惠金融技术的普及和普惠金融水平的提高,我国应积极融入全球治理体系当中,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从开展短期整治转变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尽快推出中国版“监管沙盒”。要提高中国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学术机构在国际金融科技领域的参与度,逐步加强在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的话语权,鼓励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走出去”。此外,还应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疏浚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金融之源,加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竞争基石。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