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其内涵和界定标准一直是学术界的关注点。关于比较政治学到底是一门以方法论为核心的学科,还是侧重于本体论的研究领域,或是两者的融合体,学术界存在明显的观点分歧。当前,尽管关于如何明确划定学科范围的普遍共识仍未形成,但这种持续的探索和辩论正凸显出比较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多样性和理论框架的深度。
第一种“方法论”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比较政治学的根本任务是运用比较方法分析不同政治系统之间的异同。这一视角不仅将比较政治学定位为以方法论为核心的学科,而且强调其名称应反映出研究政治现象时对比较方法的依赖。
根据政治学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命名习惯,一个学科的名称通常反映基本特征和内涵,即“名实相符”。因此,比较政治学的名称应突出其对比较方法的重视,这一点与国际关系学或政治理论学科显著不同,后者的命名更多地反映了其研究领域的内容,而非研究方法。利普哈特、萨托利、霍尔特和特纳等学者都曾强调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特征,认为独特之处在于重视比较方法作为研究工具的重要性。这些观点曾深化我们对比较政治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的理解,指出该学科不仅关注政治现象本身,更着重于如何运用比较方法来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因此,比较政治学被视为一门主要关注“怎样分析”的学科,而非仅仅关注“分析什么”。进一步而言,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被视为一种从外部观察政治现象的视角,而不仅仅是深入探究本质属性。这种外部视角的方法论强调了比较政治学的特殊性,即它不仅关注政治现象,更关注这些现象的比较分析。在这一框架下,比较政治学学者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政治实体的政治现象,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分析视角。
第二种“外国政治”的观点,即比较政治学的“本体论”。本体论在比较政治学中的应用,主要关注外国政治的研究,即聚焦于非本国的政治体系和过程。这种视角的历史根源可追溯至20世纪上半叶,当时的研究重心集中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随着研究范畴逐渐拓展,比较政治学中的本体论逐渐成为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涵盖了对全球多元政治现象的分析和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比较政治学领域扩展到了关于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但主要目的仍在于提高外国政治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据此可以推断,比较政治学在核心上仍然是外国政治研究的延伸,即更广泛地涵盖多国政治体系研究的所谓“本体性”议题。这意味着,比较政治学不只关注比较方法,还包括对多个国家政治环境的深入分析。
第三种可以称为“比较性议题”的观点。这一观点主张,比较政治学的核心应当集中在多国之间的共性议题上,探讨不同政治系统的政治特性和政治过程。这种观点超越了传统的方法论限制,主张将比较政治学的研究重点扩展至比较性议题。
根据这一视角,比较政治学的研究重心在于分析和理解各种政治系统的特性及其政治过程。研究者们集中关注不同国家的政治结构、政策制定、政党体系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以发掘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这样的分析不仅揭示了不同国家间的政治模式和规律,而且为构建更全面的政治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比较政治学的核心任务被界定为理解和解释不同政治系统的运作机制和特点。此外,比较性议题的视角在于其对多个政治系统相关议题的关注,这一点与狭义的“方法论”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通常过分强调比较方法本身,而比较性议题观点则更加注重实质性的政治学研究对象。因此,比较政治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致力于为政治科学领域提供全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
最后,还有一种“综合论”的观点。该观点试图将前三种观点的要点都纳入考虑,以形成更全面的认识。但综合论观点面临的挑战在于它会导致学科界限的模糊。这种模糊性不仅使研究领域的界定变得复杂,还会使研究者们在确定研究范围和建立研究议程时遇到困难。此外,综合论将导致比较政治学与其他政治学分支的重叠,从而削弱政治学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特性。而研究范围的扩展实际上会阻碍研究的聚焦和深入。
要准确界定和理解比较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特性,关键在于认识到其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学术领域。“方法论”视角强调了比较作为分析政治现象的独特工具的重要性,但过分关注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忽略了政治议题的实质性和多样性。“本体论”视角虽然曾在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全球政治环境不断演变的当下,不足以全面解释国际间的复杂政治现象。而从“比较性议题”的角度出发,旨在区分比较性和非比较性议题,强调比较政治学应关注国际共性问题,但也会导致学科界限的模糊。值得注意的是,比较政治学在其学科发展历程中所展现的多元观点和所面临的挑战,大多源自其领域内的历史发展和概念变迁。尤其是比较政治学的研究议题和方法已经经历了从早期关注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到包括新兴民族国家和行为主义理论等更广阔范围的演变。这些变化不仅推动了对比较政治学学科范围的理解和解释,而且促使研究者对其内涵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