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2024年12月12日 09: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2月12日第3034期 作者:◇郭庆松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性、原则性、根本性、统领性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和标志性作用,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篇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积累、现实需要呼唤和理论升华结晶、体系臻于完备的思想体系,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其原创性贡献、时代性特点、世界性观照对于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在“两个结合”中作出不同学科领域重要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在于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确立了基础性的思维方式和叙事原则,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在深刻揭示中华文明所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了“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等“两个结合”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创造性结论,为我们完成新的文化使命、形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关“两个决不能抛弃”即“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以及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的重要论点,更是对“两个结合”的认识深化和认知拓展,为我们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并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奠定了重要的认识论基础。

  在“5·17”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客观地分析,近年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马克思主义在各学科各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巩固,马克思主义“失语”“失踪”“失声”等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扭转,但在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政治信念、理论自觉、思维方法、研究范式等方面特别是在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上,还有不小的努力空间。与此同时,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深度挖掘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注重用中华文明丰富智慧深度注入马克思主义之中,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在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等方面还有较大奋斗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运用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思维方式和叙事原则,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现代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根据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根本性的主体自觉和内在要求,真正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内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成为中国的,在“两个结合”中作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重要贡献,进一步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在“体用贯通”中既解决理论建构问题又解决实践运用问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性特点,在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境界和全新视野,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标注了新的时代高度和实践价值,为我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锚定了前行方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任何不朽的思想和光辉的著作都是回应时代的产物,都是思考和研究时代突出矛盾和相应问题并作出回答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马克思所深刻指出的,“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包含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两个结合”根本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即“体”的内容,又包含理论武装、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宣传教育、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即“用”的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些“体”的内容构成了其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用”的内容构成了其实践形态的“操作手段”,而“体”“用”内容的融合即“体用贯通”构筑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路线图、任务书,内在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新的时代高度和实践价值。

  在“5·17”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是时代的深情呼唤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担当。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特点,为我们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既要实现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要实现实践运用上的开拓和完善明确了示范标准。实质上,“5·17”重要讲话所阐明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以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领导力量等问题,同样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篇章”的“体”的内容,所概括的加快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等问题,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篇章”的“用”的内容。“体用贯通”,实际上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各个领域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时代出发、从问题开始,既要解决理论建构问题又要解决实践操作问题,既要推动理论创新又要推动实践创新。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我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性观照,在于秉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和对话逻辑,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标示了人类的文明立场和正义导向,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助力世界文明繁荣和人类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中国古人崇尚百花齐放、提倡和而不同的哲理智慧和文明境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更是当代中国人包容大度的处世之道和和合相生的人类情怀。基于中华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坚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理念,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积极探索,集中体现于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向世界提出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注入了强大动能。全球文明倡议主要在于,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这从理念、价值、态度、路径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性观照,不仅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共同追求,也道出了中国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可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营造多元互动、百花齐放人文交流局面的重要遵循。

  在“5·17”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这种世界性观照,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立足中国、走向世界、贡献人类的指路明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既要善于从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本学科本领域相关资源,融通各种资源,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动中华文明现代性转型和时代性关切,使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今世界潮流和发展要求,并基于民族性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话语、讲准中国话语;又要善于在比较、批判、吸收的基础上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相关领域所拥有的优势资源、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中汲取有益滋养,按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既讲“中国话”也讲“世界语”,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能力,逐步化解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窘境;还要善于运用本学科本领域所积累的优势、所拥有的资源、所采用的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关切,提出基于学科领域基础的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