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以来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的治理逻辑和实践成果,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意识形态的总体性思考和系统性部署,具有十分重大的时代价值和厚重深远的历史意义。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些充满文化主体性和自觉性的思想观念,吹响了伟大时代“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引领我们持续重塑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在支撑的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的时代呼唤壮美的艺术,建设现代化的美丽家园需要内生不竭的人文情怀。对此,音乐舞蹈类专业艺术高校在这场新时代的深刻社会变革中应该高度重视、需要重新定位。因为音乐、舞蹈是最本真、最通行的人类语言,也是最寻常、最广泛的生命符号,最具有“日常化的形式感和共契性的生命力”,也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其意识形态功能和自身的话语体系建构。长期以来,受西方学科建制和知识形态的内部规训,以及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外部影响,中国艺术类高校大多重视“身份认同”、忽略“自体重生”,强化了技法形态、淡化了精神传承,趋同于功利导向、消解了本真价值,专业艺术教育的人民性、人文性品格不断被削弱,人才培养质量和内涵缺乏美育支撑和德性砥砺,艺术生产也渐渐远离马克思主义美学知识体系和中华美育精神的“道统”赓续与创新,缺少了对时代文艺形式、大众审美思潮批判性的研究提炼和扬弃式的创造转化,逐渐产生了新的“象牙塔”效应。我们在艺术教育和艺术生产方面常常是“跟随跑”,缺乏“更基本、更深沉”的人文模样。
“乐者德之华。”通过深入学习和持续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我国艺术类高校的独特属性是“扎根于中国大地办学”,承担着举旗帜、育新人、兴文化的重大初心使命,因而更应该积淀自身的文化自信,呈现自觉自强、刚健有为的文化主体性。以追溯、回归中华美育精神传统和知识体系为信仰,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的文脉传统和情感本体,把中华传统乐舞蕴含的人文知识、审美情感、伦理尺度和精神意趣转化为具有时代新质、彰显文化共性、辐射民族气质、涵养群体审美的“意识形态的符号与意义”,从而渗透影响大众文化、实施音乐艺术启蒙,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文化力量真正显现在“新礼乐教化”所形成的文化心理和情感模式变化之中。通过德艺双馨艺术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内涵化,以及艺术创作与传播的有组织、计划性生产,来实现“领跑”效应,以“高峰”衬“高原”、以“风骨”振“精神”、以“艺术”促“文化”,不断增强音乐舞蹈艺术的“德化”功能和“乐感”品性,用音乐的审美教化力量浸润、影响日常生活,培育生成新时代建设者、“类群体”的审美“新感性”,培育生成适应中国式现代化时代进程的“审美共同体”。这既是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中推进“乐以调风”“雅乐正声”的时代召唤,也是基于中华乐舞传统育人特色、实现“君子之学、礼乐教化”的主体自觉。
高校艺术教育坚守“人民性”立场
习近平文化思想最根本的立足点就是对中华文化立场的坚守。这是马克思主义艺术人民性观点和方法应用于中国当代文化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乐与政通。”当前,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回归初心、回归实践、回归规律、回归常识,把握好音乐艺术的象征性与政治取向,让艺术教育“合其德”,让艺术实践“乐调风”,从而为精神文明的协调、为社会人文的滋养提供原生态的精神力量和在地化的文化自信。同时,“乐者象之成”,我们也要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引导每一位教师、学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锻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文基石。
党中央针对教育、人才、科技和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要求,坚定了我们以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理想信念。每一位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者要做到方向明、立场坚、站位高,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聚焦与党同心同向的着力点,坚决站稳自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立场,为国家育才,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谋好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篇章。同时,立足马克思主义艺术人民性的价值基点,与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同频共振,在守正创新、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旗帜引领下,对标对表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在时代交响中演绎出一个个切中文脉、激活精神、刚健自信的“最强音”。“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唯其如此,才能避免艺术院校办学育人过程中的“荒腔走板”、走调跑调。
探索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律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命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相互贯通,既有厚实的历史逻辑和文化根脉,又始终与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演进相生相随,是一种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语境的鲜活理论和生发“时代之声”的文化哲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特别是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大国、大党主导的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音乐舞蹈艺术文化教育实践而言,需要我们找准新时代艺术教育适应时代、服务国家的战略结合点,把学校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和“为党育英才、为中华奏强音、为当世合其德”的价值立场对接起来,不断增强中华乐感文化的独特传播力和精神影响力,以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和“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宏阔视角审视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既要深化对人类文明演进历史中艺术教育通识性原理的理解,更要重视对中国审美现代性、中国化审美经验的“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的时代转换命题的阐发。要在“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中厚植“中国根”、涵育“中国心”,撒下民族魂魄诗性成长的种子,在艺术美育中“让人成为人”。
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和谐”则是其中的关键点。音乐舞蹈艺术教育美在和谐,其在生命的和谐感发、人的感性回归、社会的和谐共生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功用。在当下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艺术教育和艺术生产在把握时代创造的美育价值,塑造形象可感、情理互渗的审美意识形态方面,尤显重要性和迫切性。“礼别异、乐和同”,我们需要在“日用而不觉”中引导广大人民明心见性、审美共情,从而把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审美互通、美美与共的艺术符号,化育日常。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潮流,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大“以文化艺、以道制欲”的思想政治引领和文化治理熏陶。针对后疫情语境下青少年学生群体、大众文化心理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新特点和新要求,进行文化治理的“系统性重塑”,在关注学生成长和身心和谐中深化理论与实践探索。核心就是要筑牢大学人文教化的基石,以立德树人、化育日常的艺术实践,推动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内涵化发展。
近年来,西安音乐学院着力推动“艺术思政”学科话语创建和育人路径的探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两结合”,寓教于乐、寓教于艺、以美储善、以艺促教。融思政教育于艺术育人全过程,艺教并举、德艺双修、以道制艺、以艺化美;借助于艺术美育的形式感、形象性和“情境性”,彰显思政教育“以情动人、异趣沟通”的话语特性;落实到育人实践中,转化为以美育促进德育、借助“审美境界”提升“道德境界”、用显性教育内化隐性教育的新路径。
建构高校“地方美育”知识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美育观,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创新性建构。同时,又充分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教化本色与鲜明品格。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创作、审美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多次重要讲话批示指示中都强调校园美育和文化育人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指出大中小学美育一体贯通的重要性。当前,以中华乐感文化的“礼乐中和”深化浸润式美育,重构新时代乐舞文化和艺术教育的价值观与公共性,是“新礼乐教化”的特色路径。通过厘定“美育中国”知识话语体系的“地方性知识”内涵和特殊要求,可以为发挥新时代音乐美育“强化心体重构和情本体建设,重建乐感文化的审美意识形态”功能作出价值导引和行动示范。近年来,无论是《山歌蓼哉》的风靡还是“科目三”舞蹈的劲爆,无不显示着大众传播时代新的审美情感结构和趣味的差异与合流。一大批网络空间优秀乐舞文化产品的涌现,一大批学校艺术教育“地方性”美育实践的成功范例,都给了我们生动的提示:要通过对大众艺术文化的“观风”“采风”,使其自觉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自主性的“调风”“化风”,通过美育启蒙“化大众”,引导大家在“悦耳悦目”中走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境界。
这种美育知识体系的建构要力避千篇一律,着力于“地方化”的形式积淀。以挖掘和提炼地方乐舞、民间丰富文化资源的特质来实现创造性转化,从而体现艺术生产与传播的“陌生化”效应。“十四五”以来,作为有着厚重红色文化基因、民族乐感特质优势突出的地方高校,西安音乐学院高举“艺术与人文”旗帜,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唱响“乐教”强音,切实发挥音乐艺术的“调风”功能。面对多元复杂的后疫情“健康社会”语境,通过反观音乐“审美感兴”激发“生命结构”,生成与积淀“和谐身心”“中和社会”的历时性、共时性规律,确认音乐美育基于本民族美学精神、本土化知识生产路径的“新时代乐感文化和审美新感性建构”的学理基础和个性特征。一方面,创新专业艺术“寓教于乐、形象激发、艺德熔铸”的教学模式,拓展了艺术教育“同频、共情”的知识共同体效应。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上舞台、入教材,成为艺术专业教师“明德教化”的素质要求,全面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通过挖掘和配置一流的专业艺术教育资源,为“思政课程”赋能,让思政教学转化为寓教于艺、蕴含真美的“感兴”话语修辞,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实效性。其中,“红色的记忆·长征”“红色音乐党课”“春风化雨润无声”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原创音乐剧《战火青春》、歌剧《小二黑结婚》等品牌效应明显。另一方面,辐射了艺术生产铸魂育人、明德教化、服务地方的社会传播效应。通过打造《九曲黄河》《渭北风云》《戏彩长安》等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原创音乐作品,把学校艺术生产成果外化于社会大舞台,发挥艺术建构、传播新时代“审美意识形态”的显性功能,引领地方文化“美美与共”。用实践活动“情境式”教化氛围,引导青年学生在沉浸式身心教育中以艺育德,陶冶情操,“人文西音”也逐渐成为陕西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作者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