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京 贾冠杰:以构式语法理论促进外语教学
——浅谈应用构式语法研究的发展历程
2019年04月30日 08: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30日第1684期 作者:朱京 贾冠杰

  应用构式语法研究的兴起有望实现两者的互惠共赢。一方面,构式语法为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视角;另一方面,应用构式语法研究也将有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应用构式语法要发展为一门系统的较为成熟的学科,还需要继续努力深入探索。

  构式语法理论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形成的新的语法理论体系。虽然学界对此已有深入研究,然而对于多数人而言,构式语法理论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因此,有必要先对“构式”“构式语法”以及“应用构式语法”三个相关术语及其理论的核心思想做个简要介绍。

  “Construction”这一术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斯多葛时期,直到现代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也曾使用它。然而,构式语法理论中的“construction”(通常译为“构式”),与传统用法存在着本质差别。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于构式范围的界定仍有争议,当今学界较为通用的定义是戈德堡(A.E.Goldberg) 2006年著作中所述,构式是形式、意义和功能的规约性配对体。

  构式语法研究的核心观点是:语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构式,而不是规则;反对词汇语法二分法,主张词汇—语法连续体的观点;重视构式的独特性、习语性以及边缘现象。与传统语法的动词中心观不同,构式语法主张构式中心观,强调构式作为整体语言单位的作用。

  “应用构式语法”这一术语的首次使用,出现在克努普(S. De Knop)和吉尔坎(G.Gilquin) 2016年主编的《应用构式语法》(Applied Construction Grammar)文集中。应用构式语法主要研究构式语法理论在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应用构式语法研究是构式语法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应用构式语法研究的根源可以直接回溯到20世纪80—90年代的构式语法理论。然而,作为一种具有科学体系性的研究方向,其成型则是在2016年,标志性成果是《应用构式语法》文集的出版。书中论及应用构式语法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目前构式语法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构式本体论、分析构式的使用,以及构式习得与教学研究。

  首先, 在为数不多的二语习得视角下的构式本体研究中,梁君英和董燕萍的研究应该是最早的。她们采用本奇尼(G.M.L.Bencini)和戈德堡设计的句子归类实验方法,实验对象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格里斯(S.T.Gries)和伍尔夫(S.Wulff)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对德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进行了同样的实验。以上两项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比母语学习者对构式的倚靠程度更高,尤其在句法层面。格里斯和伍尔夫随后又通过心理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进一步支持构式本体论地位属性的依据。巴伊基(A.Baicchi)采用心理语言学启动实验方法对双宾语构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宾语构式存在于意大利英语学习者思维中,尽管其母语中并没有相对应的构式。克努普和莫利卡(F.Mollica)的研究也得出近似结论,即法国和意大利的德语学习者在完成归类任务时,不是根据动词、配价和词素,更多是根据构式的结构来判断。以上研究结果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说明不同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以及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都具有构式心理表征。因此,构式语法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具有合理的依据。

  其次是分析学习者如何使用构式的研究。吉尔坎基于构式的抽象程度以及构式之间相互关联的理据,通过对法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书面语语料库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等水平学习者的构式内化程度最高。其他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有构式搭配分析法,它有效地结合了构式语法理论的研究成果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构式搭配分析法已运用于探究词汇与构式的内在互动关系、目标语的动词论元构式、致使构式、动名词和不定式构式,以及母语构式迁移的研究。

  最后,从构式语法视角进行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的研究。Y.Kim以韩国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把论元构式作为教学目标,结果表明基于构式语法的教学方法优于传统的基于动词词义的教学方法。叶尔(J.Year)和戈登(P.Gordon)以韩国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教学材料的主体包含双宾和介宾构式的英语句子,旨在检验“偏态输入”假说,即原型词的高频、偏态输入可以促进构式习得。虽然研究结果未呈现显著效果,但对权威假说进行了检验。霍尔姆(R.Holme)以中国香港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接受系统构式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显著提高,书面语产出的准确性也得到提升。泰勒(A.Tyler)等人以越南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五年的构式语法教学实验,对戈德堡所提出的英语论元构式意义拓展网络提出了修订意见,研发出与构式语法理论相对应的论元构式阐释体系,为课堂教授构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勒文海姆(L.Loenheim)等人对瑞典的外语教材进行了研究,发现现有教材对半通用结构、构式输出及其多样化问题不够重视。赫布斯特(T.Herbst)对巴伐利亚的教材进行研究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此外,还存在使用术语不一致、例句前后矛盾等问题。勒文海姆等人介绍了德语框架语义网(G-FOL),为母语是英语的德语学习者提供词汇和语法信息,旨在探索一条以构式为基本单位进行教材编写的新道路。

  上述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启示,例如:教材对构式的描述应该更好地服务于如何正确使用构式;急需创建一个常用构式储备库,供外语教学使用;培养学习者在词汇与构式之间建立联系的意识;培养学习者对母语构式和目标语构式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的意识;教学目标设定、教学任务设计等环节应该充分运用构式语法理论的研究成果等。尽管目前相关实证研究的数量不足以证明构式语法理论能够有效促进外语学习,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研究领域的美好前景。应用构式语法的诞生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构式语法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应用构式语法研究在中国尚属新事物

  国内构式语法研究也以“构式本体论、分析构式的使用和构式习得与教学研究”为线索。理论探讨方面的成果较多,仅2011年就出版了三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分别是牛保义的《构式语法理论研究》、王寅的《构式语法理论》和刘正光的《构式语法研究》。近几年来,国内在应用构式语法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陈满华提出要树立二语教学的构式观。李小华和王立非论述了构式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构式习得的路径。苏丹洁和陆俭明提出了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引起了汉语作为二语教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原野论述了构式语法语言习得观的优势和可信性。戴曼纯则提出语块学习和构式学习都是补丁式学习的观点。林正军和刘永兵论述了构式语法视域下英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符存以方位构式的习得为例,进行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下构式习得的实证研究。张晓鹏和马武林以新造移动构式为语料,考察了语言输入中的频率分布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抽象构式的不同作用。王初明提出了构式语境概念。文旭阐释了构式的语用问题。张辉和卞京通过ERP实验让中国英语学习者对way构式进行可接受度判断,由此探究二语习得与加工的神经认知机制。邵斌等运用构式搭配分析法考察了英语形容词与“强化词+形容词”构式之间的关联强度,并对极强词的语义分布差异进行可视性呈现。张懂对《基于语料库的构式语法研究路径》一书进行评介,反映出构式语法开始注重使用语料库量化方法这一最新发展趋势。

  此外,《解放军外国语学报》于2018年第二期开设了“构式语法研究”专栏。《语言教学与研究》于2018年第四期开设了“构式语法理论和应用研究”专栏。目前国内构式语法理论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外语教学的应用研究引人注目,但总体看来,还处于起步阶段。

  应用构式语法研究发展前景广阔

  通过回顾分析国内外应用构式语法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具体而言,应用构式语法研究的兴起有望实现两者的互惠共赢。一方面,构式语法为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视角;另一方面,应用构式语法研究也将有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应用构式语法要发展为一门系统的较为成熟的学科,还需要继续努力深入探索。在大范围推广构式语法教学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证研究,充分了解构式语法理论对外语教学是否有促进作用。然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再对构式语法理论进行完善和改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程式语心理表征模式对比研究”(12BYY009)、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重点课题“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2017JSJG560)、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201643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