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助推高校美育发展
2022年08月17日 09: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17日总第2472期  作者:张旭

  高校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提出了“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为新时代高校美育提供了方向指引与路径启示。当前,移动互联网、社交软件、短视频App等新媒体成为高校美育的重要传播载体,其双向互动性、及时性、碎片化等传播特征,推进了大众审美发展的进程,丰富了大学生的审美生活。探究新媒体在高校美育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大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形成高校美育新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新媒体提升了学生审美自主性。传统高校美育强调教育信息的可控性和教育过程的主导性,往往通过“灌输”来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认知,而忽略大学生的真实情感和内心需要。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依附的状态,提升了大学生的审美自主性。学生的审美心理是自主建构的,一方面,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美学理论的“灌输”,而是要求自主选择信息,与教育者平等交流,这也符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提升审美素养的教育规律;另一方面,新媒体以受众的需求为主导,通过大数据算法对大学生的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向大学生推送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和视频,满足了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新媒体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共享性,进一步促进文化传播的跨越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接触碰撞、融合会通,形成了主流文化、二次元文化、区域性文化等多样的文化形式。随着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各种文化形式嬗变为丰富复杂的文化样态和文化生态,多元文化的交流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义和审美意义。中国“礼乐教化”“里仁为美”“制礼作乐”等传统美学思想被赋予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推动了我国当代美育理论建设。

  新媒体丰富了高校美育的形式。高校美育要通过更多渠道、运用更多形式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高校美育借助新媒体辅助艺术欣赏,将音频、视频、画面相结合,沉浸式艺术展、虚拟现实美术馆、虚拟博物馆等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达到知觉、视觉、听觉的统一,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精英美学逐渐走向大众美学,“媒介即人的延伸”,美学在新媒体的拟态环境中以多维度的方式得到延伸,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感受高雅艺术,也能把稍纵即逝的日常生活中的美留存、发布、共享。

  新媒体时代,高校美育教育发展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面对新艺术形式、新思想、新观念,大力提升大学生审美欣赏力和判断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美育的结合;培养大学生塑造理想人格,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升华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审美判断力。新媒体提升了学生审美自主性,而学生的审美水平是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倘若一味地迎合大学生,青年人的审美将呈现出庸俗化、泛娱乐化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数量庞大,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卡通动漫、网络文学等艺术形式风起云涌,“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绝对自由”等错误的价值取向日渐滋生,当社会逐渐处于一种“认知麻木”的娱乐状态,那么即便是有意义、有价值、有美感的内容也难以引发大学生的关注。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明确,“完全之人物具备真善美之三德”,“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当前,引导大学生正确甄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要充分利用“四微、一端、一平台”,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用社会主流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慧根,启发大学生发现校园美、文化美、生活美,提升大学生对美的欣赏力和判断力。

  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创新美育教学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特点和审美心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持续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创作并推广高校原创文化精品,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培养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新时代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孔子倡导的“六艺”、魏晋南北朝的书画与雕刻、历代著名建筑和美术工艺品蕴含着中华美育思想,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高校美育工作提供了丰厚的资料库。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美育教学方式,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形式进行传播,引入AR、VR等沉浸式新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体验愉悦度,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覆盖面。

  强化实践体验,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蔡元培曾提出美育是“专尚陶养情感之术”,高校美育的目的是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塑造理想人格。高校美育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它与德、智、体、劳四育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要将美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全学科,挖掘各门学科的美育价值,深化课程美育和美育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同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既是美育的客体,也是美育的主体,培养大学生塑造理想人格需要在个体主动参与和创造过程中实现,体现为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高校要积极开展与美育相关的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地方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等,因势利导地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研究”(2021SJB029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