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江南传统文化“两创”进程
2023年03月17日 08: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17日第2612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3月10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江苏省社科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文学与历史学专场在徐州举行。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弘扬江苏历史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创造”展开研讨,深入探讨如何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挖掘深厚历史积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明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基础。江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深厚多元的历史积淀和吴韵汉风的交相辉映造就了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丰硕成果。要将厚重历史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充分发挥“美教化、厚人伦、移风俗”的积极作用,使有形的文化意象、文化精神、乡愁记忆、造物智慧得以保存和延续。

  在长江文化、运河文化的互动影响下,江南文化成为江苏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形态。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韩宇瑄提出,江南文化的产生,与长江文化和运河文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密切。长江文化作为“自然轴”,从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存在姿态上为江南文化开辟了发展空间;运河文化作为“人文轴”,为江南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精神、人才等资源。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江南文化形成了诗性雅致、锐意创新、包容兼纳、笃行实干的文化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版图中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文化形态,江南文化具有“诗性—审美”的特性,其内在孕育的现代化因子则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资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江苏文库·史料编》主编江庆柏谈道,“水”文化是江苏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质。江苏境内河流纵横,大运河南北纵贯长江、淮河,使得江苏地域文化离不开一个“水”字。大运河在江苏从徐州流经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河在城中流淌,城因河而兴盛。与波涛滚滚的长江相比,运河整体上是平和的,在生活节奏相对缓慢、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农耕时代,运河塑造了江苏人民聪慧灵秀、低调务实、开放包容、稳健平和的性格特征。

  “楚风汉韵,北雄南秀。”楚汉文化,是指两汉时期徐州区域的断代文化形态,是江苏地域文化的重要形态之一。在今天,苏北尤其是徐州地区的楚汉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和典型。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王健表示,从文化哲学的维度探索楚汉文化的生成机制可以发现,楚汉文化是广大周边区域文化整体性变革的结果,是不同文化圈基因的重组和更新。

  做好文化传承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只是典籍式、文物式的存在,也不只是学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存在,更是生活中的习俗、观念、物用和审美,甚至是与当下时尚共鸣的热点。无论历史有多么久远,在一定条件下,它都具有激发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和文化共鸣的力量。因此,要对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深化学理研究,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础上做好传承弘扬工作,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新风采、新风貌。张新科表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助力历史文化品牌标识打造,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

  挖掘和应用古代诗歌资源的文旅融合价值,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实践路径。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程宏亮认为,“唐诗之路”是具象的地理之路,更是抽象的诗歌文化集聚空间。江苏地区古代交通特别发达,水上交通尤负盛名,大运河航线、长江航线蕴藏着丰富的唐诗资源。融唐诗于旅游,能够满足涉游者随性自适的精神需求,彰显“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实施策略和路径上,可提取唐诗素材,建构物化景观或制作文创产品,创作跨媒介综合艺术作品,通过丰富的当代文创形式激活潜藏的“唐诗记忆”,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古代运河戏曲艺术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要持续推动运河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会长冯保善提出,大运河的开通带来了南北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戏曲的发展繁荣受其影响尤为显著。从宋室南渡杭州到清代“四大徽班”进京,运河戏曲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传承融合、创新发展精神,对于当今戏曲艺术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我们应当进一步梳理运河戏曲文化资源,摸清家底;对运河流域城市濒临失传的戏曲艺术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大研究支持力度,深入发掘运河戏曲文化内涵,为传承创新提供理论和文献支撑。在政策层面,要推动运河沿线各省市通力合作,不仅要体现各地特色,更要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