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2023年01月11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11日总第2570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中国经济学形成于对西方经济学的引进与学习,但中国经济学在学习与借鉴中长期追寻着自身的理论创新之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日新月异,亟须学界“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西方经济学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的,其本质是为西方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表示,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产生的西方经济学,无法完全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发展和运用,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成果,全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作出重要论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颖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重要的独创性理论与思想。新时代,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和协调发展等人类共同目标提供中国方案和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经济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瑞龙表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拓展,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头,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着力打造标识性概念 

  新时代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考验,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突出表现在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三维统一;实施“三位一体”的宏观调控;促进地方竞争激发地方活力;努力寻找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新时代十年,我们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对于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新经验,张晓晶认为,首先,我们应从经验层面准确把握这些“新”,基于大历史观,从纵向维度把握有别于“过去”的“新”;基于国际视角,从横向维度把握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中国特色。其次,我们要从理论层面科学认识新时代、新实践、新经验,看它们是否突破了原有学术框架或理论范式、是否需要新的概念或新的学理来总结概括。如果说概念范畴等还只是对新现象的个别化总结,那么新理论就是要把概念、范畴放到大的理论框架中,对新经验进行系统化、学理化的升华。

  杨瑞龙表示,要加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理化研究、学术化阐释,梳理和总结标识性概念、范畴、表述,着力建构系统化、学理化的知识体系。中国经济学作为自成一体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范式。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吸收现有经济学分析体系中的有益成分,直面我国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难点与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规律性认识,进而形成中国自主的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包括基于对中国经济科学认识的规律体系,基于规律性认识提炼出来的范畴体系,基于范畴的累积及对范畴之间逻辑关系的梳理而形成的理论分析体系,基于理论分析体系形成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体系。

  在推进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方颖谈道,中国经济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态度上,即根植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从中国特有知识体系的一般性中提炼独创性理论,并进而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为党的治国理政服务。知识体系的一般性,一方面是指不同知识体系间必备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标准性要求,这是不同知识体系间交流与竞争的基础;另一方面则是指理论本身的一般性与可解释范围,独创性知识体系影响力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独特性中提炼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方颖表示,强调知识体系自主性的同时,必须重视知识体系的一般性,要避免不同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竞争过程中自说自话与各说各话的情况,努力扩大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国际影响力与国际话语权。

  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所提出的时代命题。我们应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及时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经验,使之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范畴和思想要义,为构建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支撑。

基于中国经验不断突破创新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当前,世界各国经济都面临许多新的重大课题,需要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

  张晓晶谈道,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重要的关键词是“自主”。摆脱“西方中心论”是实现“自主”的基本前提;中国经验的独特价值是“自主”的底气所在。如果说以前对于中国经验的总结还缺乏自信并唯恐其与他人不一致,那么今天,这种“不一致”或“特色”恰恰是中国经验的价值。从科学发展的范式来讲,只有那些新鲜的独特的经验,为原有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才可能是理论进步的真正动力和源泉。此外,开放体系是“自主”的命脉所系。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基于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历史传统,同时吸纳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所有重要积极成果,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需要在研究路径和方法上创新与突破。在方颖看来,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其次,重视高质量实证研究的积累,高质量实证研究的积累是理论创新和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最后,重视高水平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通过教材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杨瑞龙认为,既要从中华文明宝库中汲取精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还要倡导直面现实的问题导向研究方法,推进研究方法的现代化,以全方位开放的学术态度推进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走向世界。

  谈及未来政治经济学人才培养,沈开艳建议,一方面,高等院校应开设政治经济学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经济活动一线,扎根中国实践,才能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国家可制定长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才培养规划方案,让这些专业人才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用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实践。

  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必须与具体的国情、本土的知识有效结合起来,掌握主体性意识,才能有效回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学者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贡献出基于中国实践的独特智慧。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