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互通促进文明互鉴
2022年12月07日 09: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7日总第254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深入开展语言教育与文明互鉴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有利于民心相通,文明互鉴。在武汉大学12月1日举行的“第四届中法非三方高等教育论坛·语言教育与文明互鉴分论坛”上,来自中法非三方2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语言教育和语言文化传播的新情况。

  建构新型语言教育体系 

  广泛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互鉴和互助。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表示,语言是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必然存在语言的多样性。达成世界文明互鉴,需要发挥语言的桥接作用。唯有语言互通,民心才能相通,文明互鉴才能畅通。喀麦隆马鲁阿大学高等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让·高农多表示,语言作为文明和文化的载体,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表示,深入开展语言教育与文明互鉴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有利于促进国际语言文化交流,助推文明互鉴和知识共享,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

  现代社会是多语社会,在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主任李宇明看来,现代人应该具有的现代语言能力包括“三语能力”、手语和盲文基本常识、图符能力以及现代语言技术能力。他表示,要树立社会沟通无障碍的理想和“多语主义”理念,为当代人获取现代语言能力创造条件。

  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主任屈哨兵从语言服务与文明互鉴的角度,阐释“语”出去、“言”进来。其中,“语”出去指通过语言翻译等途径,使得中国文化、中国经验、中国故事能够更好走向世界;“言”进来指通过语言教育手段,使世界上更多人能够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明,走进中华文化。

  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表示,如何推进更加优化的语言教育,以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促进国家发展和人类共同进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表示,革新语言教育方式,建构“大语言观”理念,以培养人的全面语言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以现代信息科技和智能化教育技术为手段,建立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机衔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互补的新型语言教育体系。

  满足不同领域的多元化需求 

  我国重视在高校开展多语种教育。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院长文秋芳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开设法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祖鲁语、阿姆哈拉语、马达加斯加语本科专业的高校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同时还将十多种非洲国家官方语言作为第三外语在大学开设。近年来,法语、非洲语言人才的培养质量已有显著提高。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副主任米歇尔·刘认为,传统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是依据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对一些具体的语法点进行定量的解释和练习。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教学方式生硬,缺乏灵活性。法国巴黎西岱大学东亚语文学院副教授齐冲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把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提高语法教学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其母语以及汉语语法有全面性和比较性的了解,从而提高其自身的学习能力。齐冲通过汉语语法中的一些难点实例,分析了语言学教学和汉语教学平行进度的必要性。

  按照“语言社会化”的观点,当学习者接触和学习另一种语言时,必然会学习和适应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习俗。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中心主任王建勤表示,语言、文化的传播和互鉴总是并行不悖的。但是,两种语言的接触和传播,必然伴随着两种语言与文化的不同导向。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互鉴,有必要在语言传播背景下,探讨双语与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的语言社会化、文化适应性和以跨文化为特点的“超文化”模式。

  当前,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教育、科技、文化、生产等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人们在享受互联网提供的海量数据知识和高效获取方式的同时,也对数据资源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表示,科学、规范、全面的汉字数据资源,是当前中国语言文字信息化迫切需要建设和完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国民语文教育、国际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研究以及中文信息处理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助力全球中文学习,我国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研究的重大基础资源建设项目“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于2019年启动上线。该系统从形、音、义、用、码五大维度,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古今汉字的属性体系,构建了科学、系统、实用的汉字全息资源应用平台,可有效满足不同领域汉字教学和应用的多元化需求。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