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
2022年09月26日 09: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26日第249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通讯员 叶磊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11个省市,其流域特征与地区差异问题为分析我国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提供了鲜明的样板。9月22日,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主办的“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与会学者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拓展其应用范围、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样板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未来,将定期推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以更直观的数据展示该地区协调发展状况,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提到,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维度包括地区发展差距、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与京津冀、粤港澳等沿海区域不同,长江经济带涉及范围更广,所以更加需要一个协调发展指数,从总体上反映长江经济带在一体化协调发展过程中的进展及协同状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晓东认为,针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联动考察更具现实意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上中下游的发展层次以及发展阶段差异巨大,各个板块未来发展方向也完全不同。未来,可以通过建立上中下游碳排放的交易机制,来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协调,促进“双碳”发展目标的实现。

  谈到如何更好发挥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影响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表示,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一定要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弱势群体关怀两个方面。前者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核心要义,后者则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面。此外,还要统筹考虑指数编制背后的哲学逻辑和学科理论,形成更加系统的理论学说。

  湖北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彭智敏提出,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不能局限于现有指标,而要通过进一步优化有关指标提出新观点、新想法。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认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的评价单元不能仅局限在11个省市,后期还应考虑长江经济带典型都市圈与城市群的比较分析,尤其关注这些地区的空间治理和比较优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语境下进一步提高指数的科学性和现代性。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徐长乐表示,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和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之间做一些比较分析,以便从更大的区域发展范围内观察关于协调性均衡发展在中国区域发展中的表现,是该指数未来进一步优化和向纵深拓展的重要方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