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2021年07月28日 11: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28日第2217期 作者:项江涛

  中国网络文学已进入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完善其评价标准体系,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学、艺术学、文艺理论等多方面发展,还契合了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的历史新形势。

  推进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有新使命,也有新要求。安徽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史培刚认为,网络文学与市场发展密切相关,具备前沿性、市场性和通俗性、大众性的特点。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其评价体系和批判标准建设,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与评论。

  怎么介入网络文学、以什么标准来评价网络文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丁国旗认为,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要重视两个维度:网络和文学。网络的特征在于它会随着新媒介、新技术的变革而不断发展,因此,技术更新换代对网络文学发展至关重要。而网络文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命题仍是文学性,所以,网络文学评论要遵循文学的评价标准与原则。

  网络文学研究的持正创新需要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会长欧阳友权看来,网络文学研究还处在文学理论研究的边缘位置,要应对诸多挑战。当前,网络文学发展有几个重要话题:一是网络文学面临转型升级;二是现实题材创作成为热点,但是现实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存在主流叫好、市场不叫座的尴尬;三是内容生产与IP分发联系紧密;四是付费免费之争对上游市场产生较大冲击;五是优化网络文学生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六是人工智能对网络文学创作形成新挑战。

  网络文学形成于网络系统和文学系统在社会层面、产品层面和运营层面的互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鸣奋表示,我国网络文学规模巨大,已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但“空耗”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就社会层面而言,由创作队伍、受众群体和跨界纽带构成的共同体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网络文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文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定位,从语言结构、作品内容到体裁风格,都显示出有别于纸媒文学的特征。从文学理论视角来看,网络文学的新颖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在语言上,它创造了不少独特的流行语。在结构上,它可以按照超文本或数据库的方式组织信息,给用户带来常见常新的感觉。这种弹性结构有别于传统文学的刚性结构。在体裁上,它可以从单纯的文字作品走向音像多媒体,使表现手段日趋多样,并和传感、定位、增强现实等技术结合起来,沟通文本内外的世界,别开生面。

  展望未来,网络文学可能会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而转变自身的形态,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从系统观念出发推动构建新时代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判标准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回应时代需求

  网络文学研究越来越细致,从宏观走向微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定家认为,从自身发展需求和相关部门管理要求两方面来讲,网络文学都有建立体系、寻找评价标准的必要性。

  对于如何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欧阳友权提出了“评价树”构想。他将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分为五个一级指标要素,即思想性、艺术性、产业性、网生性和影响力。在一级指标之下,还有一些具体的量化标准,按评价逻辑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树状”评价体系。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雄认为,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是从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和写作实际出发,进行理论提升和总结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大文学”整体观,即认可网络文学,明确网络文学具有分层性。其具体路径可从建立网络文学作家的研究档案开始,总结并发现创作者的独特性,如作家的网络观、技术个性、艺术视野、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超越精神等。这些需要长期追踪和关注中才能分析出来。

  基于网络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汤哲声提出,可以将民族性、传统性作为研究中国网络小说的切入点和构建评价标准的维度。他认为,网络文学批评要坚持传统性和民族性的立场,要表现真善美的生活,讲好中国故事。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研究员夏烈运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来思考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他认为,网络文学场域中的受众、产业资本、国家政治和文学知识分子,这四种基本力量此消彼长所形成的合理矩阵效应,深刻影响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同样,基于对场域变化的认识,回归类型学研究可能更有利于创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

  经过20余年发展,我国网络文学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海外中国网络文学读者规模不断增长,在2019年已达到3194万。2019年,我国网络文学作品数量为2594万部,作者数量为929万人。文学的天空终将属于网络,网络文学研究成为显学的日子并不遥远。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