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把握新时代 坚定自信面向未来
2020年04月22日 0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2日总第1912期 作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准确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思想内涵,坚定自信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应当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现择其四篇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准确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

  王彦坤

  经过人民长期不懈奋斗,社会主义中国今天走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站在这样的时空坐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意义。

  回眸历史: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民族复兴的希望。经过多年浴血奋斗,新中国诞生,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彰显着负责任大国的崭新形象。

  站在历史交汇点回眸来路,我们有发展,也有曲折;有辉煌,也有苦难;有成功,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对此,我们有喜悦,也有悲伤;有欣慰,也有遗憾。所有这一切,都会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的历史镜鉴和精神财富,都将使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极大激发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凌云壮志。

  站在历史交汇点静静沉思,我们要全面深刻总结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新时代改革发展实践的经验启示,让历史昭示未来,继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让以往的辉煌成为继续前行的起点,让社会主义中国在现代化的光明大道上行稳致远。

  观照当下:应对变局、把握国情

  站在历史交汇点放眼全球,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大国战略竞争愈演愈烈,地缘政治不稳定性明显增大,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当下面对的,是机遇与挑战相互交织、形势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是来自各方面空前严峻的风险挑战。

  站在历史交汇点观照当下,社会主义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成为任何国家都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要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艰巨的任务要完成。

  站在历史交汇点面对现实,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妄自菲薄,丧失奋力前行的信心勇气;也没有任何理由妄自尊大,存有懒惰懈怠的意识和想法。我们应该全面、客观认识世情、国情,准确标定自己所处时空方位,理性看待发展差距,清醒认识面临的问题,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坚定奋力前行的信心和决心,保持政治定力、思想定力和战略定力,冷静应对各方面严峻挑战,在风雨兼程中坚定不移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

  眺望远方:向往前景、牢记使命

  站在历史交汇点眺望未来,我们看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描述的壮丽图景: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这样的美好前景,我们心潮澎湃、为之神往。

  站在历史交汇点眺望未来,我们既看到前景美好,也看到任重道远,更感到使命在肩。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我们这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将现代化美好前景变成民族复兴的辉煌现实,这段征途肯定漫长坎坷、充满风险,未来任务肯定艰巨罕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既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更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既要坚定现代化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的必胜信心,更要筑牢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决心。

  站在历史交汇点眺望未来,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掌握强大思想武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教育全党、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聚焦党的领导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领导体系,不断增强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实际效果,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落到实处,让党始终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改革发展重大举措、政策法规和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和全方位;必须汇聚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步引导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构建有力制度保障,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长远制度建设同解决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同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结合起来,把破除体制机制顽疾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结合起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王菲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立场,创造性地转化为党的群众路线。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极大丰富了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拓展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现实路径。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思维基点,深化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突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发展全局的动力作用,引领着发展的起点、过程、力量主体、成果归宿和价值实现,构建了人民本位的发展主体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我们必须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进一步深化和提升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必须同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一切依靠群众,必须以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激发群众创造活力的引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满足群众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主要是人的需要本身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关系的全面发展,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提升性的特征。人民群众自身全面发展的不断实现,无疑是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推进发展创造伟业的主力军作用。

  第二,坚持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筑牢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阐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明确提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突出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内容和价值追求。人民把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赋予执政党,不是让执政党代替人民当家作主,而是为了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体现,也是全面贯彻群众路线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

  第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开拓路径。我们党始终是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决定党的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毫无疑问,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坚持和完善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风险,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必须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走向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都要依赖人民群众的支持。新时代,走好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制度,推动全党同志增强联系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领人民前进、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至高无上的价值追求,落实到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的实践中,忧患着百姓的忧患,快乐着百姓的快乐,奋斗着百姓的期盼,带领人民在推动国家发展中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袁秀

  “赶考”,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接力。从“进京赶考去”到“‘赶考’远未结束”,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行进在“赶考”路上。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再次强调,要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我们要在新时代“赶考”路上行稳致远、再创辉煌,就必须审清时代考题、遵守赶考规矩、做好考官公仆、当好合格考生,努力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考题的时代变迁

  70多年前,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西柏坡苦苦思索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赶考”命题,告诫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70多年披荆斩棘,70多年风雨兼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无论任务如何艰巨,斗争如何激烈,我们党始终紧紧围绕考题,努力交出合格的答卷,接受人民的审阅。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仅要答好“两个一百年”的时代考题,同时也要答好“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理想信念之题,答好“为了谁、依靠谁”的主体宗旨之题,答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道路之题,答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执政之题。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整装再出发,坚定理想信念,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必须坚持“两个务必”,认真审题,以“赶考永远在路上”的忠诚与担当,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考规的升级加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赶考”就要遵守赶考的规矩。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立规矩”、强调“守规矩”,把“加强纪律性”作为中心环节,把“两个务必”与“六条规定”作为预防腐败的铁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问题。实践证明,重规矩、明纪律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当前,“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严峻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党更加需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用科学的制度管人、用有效的制度管事,方能让“中国之制”为“中国之治”提供制度保障。我们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让自己成为“学规矩”“懂规矩”的人,准确把握规矩执行的要求、标准和尺度,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切实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考官的实践检验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建党、建国的初心,也是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心。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13亿多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根本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既是党员干部官德的评判者,又是考试纪律的监督者,还是政绩的检阅者,是各项事业成功与否的阅卷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要不忘初心,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始终铭记人民利益,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考生的砥砺前行

  从南湖红船的低声呐喊,到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从众志成城的建国大业,到全面建成小康蓝图,从几十人的“小”组织到9000多万党员的“大”政党。70多年沧桑巨变,变的是考生的人数,变的是组织的规模,而始终不变的是“赶考”的初心与使命,始终不变的是克服本领恐慌、加强学习的“赶考”状态。“赶考”仍在继续,考题越来越难,考生必须不断提升“赶考”能力,才能考出好成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始终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赶考”者。要加强思想淬炼,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理论自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淬炼过硬的思想政治定力;要加强政治历练,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淬炼政治灵魂,把稳政治方向、坚持政治领导、站稳政治立场;要加强专业训练,培育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适应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实践锻炼,去弱项、补短板,学本领、练功夫,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中国共产党人要善学善思、善知善行、善做善成,不断克服本领恐慌,成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合格考生,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麻新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组织动员人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

  坚持多元共建打造协同治理新格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这个社会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体现的是各社会主体协商合作、共同参与,形成的是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多元共建体现现代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现代社会呈现出的问题复杂性、需求多样性,决定了政府、社会和市场任何一方都难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必须依靠多元主体通力合作、消除分歧、凝聚共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就要让企业、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民众等主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要求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解决众多社会问题,要求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实现政府和社会良性互动,保障人民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多元共建强化了人民治理的主体地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直接参与的途径、渠道和平台,充分吸收群众意见建议,满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通过完善简政放权、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制度安排,为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拓展更大空间。积极培育壮大社会组织,促进和引导自主运行、健康发展;通过系统制度安排、有效参与渠道和方式,畅通和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增强公众参与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更加充分地参与社会治理各项实践活动。

  推动合作共治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人民主体性”思想强调发挥人民群众的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勾勒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治理的结构逻辑和实践路径,强调“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体现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彰显了社会治理的人民主体地位,对依靠人民群众实现共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合作共治方式和手段更加多样。要求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互动等协调方式,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无缝联动的共治格局。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表达机制,搭建多种形式沟通平台,满足群众利益诉求,从源头上避免矛盾冲突发生;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防控等方面,推动社区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充分运用诉讼、仲裁、调解、信访等方式,形成功能互补、程序衔接、良性互动机制,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理性积极的社会心态;加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治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更加突出“有序、活力、公平、包容”发展理念,追求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和社会底层民众的基本权益,更注重改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通力合作,形成“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实现平等共享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要始终以人民满意作为评判社会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成效也应由人民群众来检验,以人民同意不同意、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社会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精准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立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要始终把谋取社会利益最大化作为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要通过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基本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深化司法改革,实现执法司法公正,努力增强人民的公平感;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社会治理首位,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让人民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