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
2019年07月10日 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10日第173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对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的组织实施是坚强有力的,充分体现出全党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充分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产生的良好政治效应,充分彰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探索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张金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为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中得以开辟、完善和拓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不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同时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由此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郭春生说。

  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科社与共运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70年”学术研讨会上,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士海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现实要求、借鉴世界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出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与世界其他政体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党的领导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发展方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更广泛更真实更充分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能够发挥集思广益的优势;民主集中制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昌明表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用实践成果检验和证明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并为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现实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迈出新步伐。“这些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牟成文表示,一是在根本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推出多项改革举措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有的已经开始实施;二是在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三是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张金才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通过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等措施,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方面,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建立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通过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方面,制定《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人民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民主权利有了更多更切实的保障。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钟德涛认为,党中央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旨在发展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新论断和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理论研究以及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制度层面上得到确立,推动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日臻完善。

  “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政治制度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基础。未来,以现有政治制度体系为基础,充分发挥各项制度的功能和作用,不仅可以进一步健全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还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韩旭表示。

  学术界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学术热点。张士海介绍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新型政党制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研究等专项研究,从不同维度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识,为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作为牟成文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结项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即将出版。牟成文表示,未来,我国学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研究应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型:解释范式从引介性向自创性转型,阐释趋向从一般性向深度性转型,理论成果从输入性向输出性转型,研究方法从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型。

  近些年不断推进的县乡人大建设,进一步巩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基,一些地方政协也在探索如何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在地方和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韩旭和他的同事非常关注这些改革探索和实践创新。他们正在开展人大制度、预算监督制度、人民政协事业的完善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为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添砖加瓦,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韩旭说。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