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进步需要知识分享
2023年07月14日 10: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4日总第2691期 作者:刘雨微/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知识隐藏行为是当前工作与组织心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诸多文献表明,一个人有意地隐藏其他人所寻求的知识,将会降低沟通效率、创造力和生产力,甚至会损害团队的凝聚力。同理,如果研究者总是向同行隐藏自身掌握的信息,就无法推动科学知识的积累,进而提高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成本。德国慕尼黑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主任马里奥·戈尔维策(Mario Gollwitzer)等人调查了83所欧洲和北美高校的科研人员隐瞒知识的状况,并在近期发表的新研究中阐明了妨碍全球“开放科学”发展的社会心理学因素。

  当代学术竞争日趋白热化,主要表现在论文发表数量、被引次数、获奖情况、科研经费等多个维度。戈尔维策表示,这种大环境助长了研究人员之间的敌对情绪,科研人员互相分享想法、资料和数据的意愿越来越少。这种倾向在尚未获得终身教职和名声不显的早期职业研究者群体中尤为明显。然而,信息共享少、透明度低的科研项目非但没有提升科研团队的效率,而且还会导致实验的相关性低和可重复性差,这既不利于科学合作,也不利于科学进步。

  戈尔维策认为,在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研究人员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共享给同行,会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有些人对于表达卑劣、恶意、不可信的语境线索抱有很高的警惕。当他们在和同行的互动中捕捉到“卑鄙暗示”(meanness cues)时,就会表现得不愿合作、疑心重,更容易做出隐藏知识等自私的行为。戈尔维策把这一特征归为“受害者敏感性”人格。如果说“受害者敏感性”是预测拒绝合作和自私行为的风险因素,那么激活研究人员的社会身份,将检测合作行为最终是否会出现。

  以往的心理研究表明,人往往会向自己所属团体的成员伸出援手,这是因为从属于一个团队能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信赖程度。同时,人们更坚信团队合作将带来更大的回报,更愿意为了实现集体目标而牺牲个人目标。然而,戈尔维策等人却发现,刻意提醒97名实验参与者的“研究人员”身份非但没有促进科研合作,在某些情况下还助长了他们对同行的猜疑,很有可能导向隐藏知识的行为。对此,戈尔维策解释道,强调参与者“研究人员”的社会身份,意味着提醒他们要在学术界出类拔萃、在人才市场上胜过同事、在学术生涯上更胜一筹。这就给研究人员造成了一种阻碍式的自我刻板印象,那就是真正的研究者都是有抱负、冷漠的人。最终,研究人员被迫去适应一种研究人员的“理想形象”,并因此改变认识和行动。

  减少知识隐藏行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戈尔维策认为,应当主动打破对于研究人员的刻板印象,鼓励相互信任,形成分享科学知识的良好氛围。研究人员代表了一种知识共享而非知识隐藏的社会身份,需要具备合作精神,如此才能助力“开放科学”的发展。

  (刘雨微/编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