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技术可用于判断商标侵权
2023年03月17日 09: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17日第2612期 作者:刘雨微/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据“对话”网近日报道,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张之昊认为,神经科学不但有助于辅助破解基于“理性人”概念的法律案件,还能完善法律思维。例如,观察当事人的大脑活动,可以帮助法官更客观地衡量商标的相似性,从而为解决商标侵权案件开拓新视角。

  在英美法体系中,判断商标是否侵权取决于理性人是否认为两个商标之间相似到足以引起混淆。在英美对抗制诉讼模式下,两个对立的当事人各自聘请律师和专家证人来提供证据。取证形式为一方当事人聘请的专家证人对另一方进行直接询问。然而,作者指出,当事人应获得哪些背景信息、如何判定受访者为理性人、问题应该如何措辞或引用哪些测量相似性的标准,都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因此,当事人很容易被引导问题操控,或者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从而给出不够客观的证据。一些法官也只能无奈地弃用双方证据,自行判断商标的相似程度。

  作者表示,成熟的神经科学技术已经能够让法庭观察人的脑神经活动,从而衡量当事人对商标相似性的感知。张之昊等人利用“重复抑制”现象来证实以上假设。重复抑制是指当人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或听到同一件事物后,大脑对重复刺激的每一次反应都会减弱。

  在实验中,张之昊等人快速地向参与者并排展示了几组商标和它们的抄袭版本,并使用核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大脑处理视觉物体部分的活动。脑神经反应减少的程度对应着大脑对这两个商标相似度的判断。在重复抑制的机制下,如果第二个商标与第一个完全相同,大脑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响应;如果两个商标完全不同,大脑将最小限度地减少响应;如果两者有些相似,大脑响应的变动程度介于前两种情况之间。

  此外,作者发现,通过观察大脑活动衡量相似性的方法,能够辨别出当事人有意或无意识传达出的偏见。由此可见,神经影像技术有助于提高版权侵权案件中证据的质量。在作者看来,尽管观察大脑活动提供了一个更客观的相似度衡量标尺,但法官依然掌握着判定侵权行为界限的最高权力。此外,法院何时借助神经影像技术也会对案件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法官和律师都需要深入了解神经科学技术和学科发展,为神经科学更广泛地应用于司法实践做好准备。

  (刘雨微/编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