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崭新篇章
2023年03月17日 08: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17日第261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2023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140周年纪念日。140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把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3月1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机构主办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纪念马克思诞辰205周年、逝世1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与会专家学者聚焦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信仰力量、实践力量,进行了多维度研讨。

  马克思主义彰显真理的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与会专家表示,这两个“行”,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总结和成功启迪,也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顾红亮认为,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便显示出真理性,提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运用真理解决重大问题,勇于追求新的理论探索,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闫方洁提出,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规律以全部的历史复杂性为前提,在具体的时代问题中会获得不同的表达。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行”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既符合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要求,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信仰火炬照亮新时代长征路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真理,而且是一种信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王虎学表示,中国共产党用百余年的历史和实践成就了马克思主义,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的力量推动中国共产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长征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明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前提,也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精神支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我们党得以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同时,没有坚定的信奉者,马克思主义也无法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主任王岩看来,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就是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真理和信仰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中,马克思主义真理将愈发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信仰伟力。

  实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是其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得到进一步彰显。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鲍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直接面向实践的,必须在实践中应用才能够体现出它自身的思想内涵。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勇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经过三个历史时期的实践探索,成功推进了伟大社会革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领导人民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夏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辩证地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终结了资本的绝对权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还将见物、见人、见天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这是一条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崭新现代化之路,体现了文明的进步,昭示着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引社会形态实现更高发展的可能性。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顾红亮表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责任。历史的车轮正滚滚向前,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