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据瑞典哥德堡大学官网近日报道,该校社会学教授加布里埃拉·埃尔吉尼尔斯(Gabriella Elgenius)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社会学教授延斯·里德格伦(Jens Rydgren)合作的一项研究显示,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将“怀旧”(nostalgia)作为一种修辞工具。
埃尔吉尼尔斯介绍说,在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中,许多人向后看而不是面向未来,因为前者令人感觉更安全,这使“怀旧”很容易流行起来。她和里德格伦的研究探索了“民族主义怀旧”在政治中的作用。他们考察了英国、波兰、荷兰、黎巴嫩、蒙古国、瑞典等国家的政治竞选,还分析了瑞典各政党的宣言、政策以及政党主办的报纸上刊发的文章,以了解“民族主义怀旧”对问题的表述和解决方案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
“民族主义怀旧”的标志是“过去好于现在”的观念,它将过往的“黄金时代”与正在分崩离析、失去珍贵事物(福利、安全、保障、身份认同、机会等)的当下社会相比较,具体聚焦点取决于当地背景、政党和政治导向。例如,极端右翼分子常将“怀旧”与堕落、衰退联系在一起,认为自己的国家正在衰落,需要立刻采取政治行动来避免即将到来的灾难。
在瑞典,20世纪50年代以及瑞典社会民主党(SAP)的执政纲领“人民之家”常被理想化。“人民之家”是前瑞典社会民主党主席佩尔·阿尔宾·汉森(Per Albin Hansson)于1928年提出的概念,其本质是建立福利国家。然而。“人民之家”对极右翼势力的吸引力在于它包含一个统一的瑞典民族身份。
极右翼民粹主义者的“民族主义怀旧”强调这样一种观点:曾经,瑞典人之间更加相似,拥有共同的族裔起源、历史乃至宗教信仰和语言,这是好事,而今人们之间更加不同,这就是问题。
研究人员指出,利用“怀旧”来夸大群体内部的相似性是排外且极端化的,当前已经出现的危险是基于相似性将自己所属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对立起来。“怀旧”被用于针对外来移民,称他们“不属于这里”“抢占本国人的资源”。而且,“民族主义怀旧”对当代世界的复杂问题给出了一个过于简单的解释,并未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
(王悠然/编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