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疫情防控任重道远
2022年03月25日 08: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25日第237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杨雪 王俊美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人认为非洲将遭受灾难性疫情,并引发严重的医疗系统危机和社会经济动荡。尽管困难重重,但非洲人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决心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长期以来,非洲大陆与各种传染病斗争,在控制疫情方面经验丰富,再加上总体偏年轻的人口结构和非洲人民罹患可能增加新冠肺炎死亡率的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使得上述担忧并未成真。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主任穆蒂(Matshidiso Moeti)2月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非洲有望在今年控制住疫情,但他同时强调,保持警惕仍是关键。

  在疫情应对上,非洲既采取了一些国际上的通用做法,也实行了一些适应自己区域特殊性的措施。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回顾历时两年多的非洲抗疫之路,总结其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人们反思,以及中非联合抗疫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因地制宜的抗疫措施

  英国爱丁堡大学免疫学和传染病学教授弗兰西斯卡·木塔匹(Francisca Mutap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非洲得到的最大教训是,任何大流行疫病的应对措施都必须是适当的、相称的和可持续的——公共卫生政策必须基于当地优势,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生活方式、公共卫生系统和价值体系等因素。

  据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截至2022年3月17日,非洲地区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1129万例,区域内有逾25万例死亡病例,已经治愈1056余万人。其中,南非疫情最为严重,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埃及、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木塔匹表示,总体来说,非洲的疫情干预措施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和指南,并考虑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但这些做法对疫情防控以及其他卫生和福利措施产生了好坏参半的影响。以隔离措施为例,因为没有发挥非洲的优势和环境作用,这一政策对非洲各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由于采取隔离措施,许多可以保护非洲儿童免受比新冠肺炎更致命疾病的儿童疫苗接种计划被迫停止。学校及许多儿童保健和福利中心被迫关闭,即使在大多数室外教学的地方也是如此。据预测,到2030年,非洲因新冠肺炎疫情间接影响而死亡的人中,80%将是5岁以下儿童。鉴于此,一些非洲国家根据当地情况压缩隔离时间,以尽量降低隔离措施的影响。例如,塞拉利昂实施过为期3天的短时间隔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隔离措施对教育和非新冠肺炎相关就医的影响。

  另外,木塔匹认为,疫情早期,人们对非洲前景的悲观预测没有成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疫情初期人们关于病毒在不同人群和环境中传播的科学知识有限。第二,低估了非洲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尽管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但非洲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在治理流行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4—2016年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疫情表明,当地医生使用了他们能够采用的缓解策略,并建立了强大的社区医疗保健系统。

  在非洲大陆,南非等看似准备充分、复原能力强的国家在疫情期间表现最差,这一结果与全球趋势一致,即较发达国家往往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打击更为严重。这告诉我们,缺乏准备和脆弱不是一回事。尽管公共卫生系统可能没有为应对疫情做好充分准备,但人口结构和农村人口众多等其他因素让非洲人口不那么容易受到影响,木塔匹补充到。

  非洲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凯瑟琳·京布通基(Catherine Kyobutungi)认为,非洲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大流行病应对措施,各国各自为政,造成国家间人员货物往来的管理混乱。如乌干达和卢旺达等国采取了公共卫生的国际通用方法,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疫情蔓延,而像肯尼亚则采取更经济的方法,专注于尽量减少隔离措施的影响。不同的政策倾向在边境管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差异,有些国家严格管控,有些则放任自流,而在此问题上统一管理尺度会更好地控制疫情扩散。

  促进全球数据共享

  疫情的发生凸显了提供最新数据以及全球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公共卫生监督和应对部门负责人米切尔·格鲁姆(Michelle Groome)认为,当疫情出现时,我们没有大量数据为临床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并由此导致了疫情初期充满恐惧情绪、不确定性以及缺乏科学依据的决策。随着疫情的蔓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可用数据,从而使决策变得更容易,并且有了更多可靠的科学数据。实时评估公共卫生措施的效果也很重要,例如疫情初期引入的体温筛查等措施对于判断是否感染病毒可能不是那么有效,应当予以改进。

  在此次疫情中,全球数据共享的好处显而易见。格鲁姆举例说,2021年底,南非提供了关于新冠病毒变体引起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关键数据。在与疫情斗争的同时,南非向全球各地及时报告了奥密克戎病毒在当地的传播情况。南非科学家能够与世界卫生组织、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机构和国际媒体机构积极合作,使相关数据被快速共享,并协助其他国家积极应对奥密克戎病毒。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沟通机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很重要。京布通基表示,面对虚假信息的攻击,政府工作者如果坚持使用过时的信息传播方法,就会让虚假信息占据上风,难以说服公众为什么某些措施很重要,以及每个人都需要做什么。疫情发生后,各种信息的雪崩造成了一个特殊环境,传统上只有专家学者才能真正理解的复杂概念和知识开始被普遍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许多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公众误解、误传。部分非洲国家的公共卫生传播者未能充分应对这一挑战,也未能有效传播公共卫生信息。例如,人们可以在哪里接受检测、接种疫苗,疫苗有哪些副作用等。公共卫生从业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实现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有效传播。

  疫情凸显了国家和国际层面保持信息透明的重要性,各国政府在与学者、卫生专业人员和公众打交道时要尤为注意这一点。格鲁姆表示,科学术语及相关产出不再局限于专家学者圈子,而是随时可供公众使用。在此过程中,有关疫情的错误信息和阴谋论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科学家需要确保以易于公众理解的方式共享数据,正确地解释流行病学术语,并阐明公共卫生决策的基本原理。缺乏透明度和错误信息的存在,会导致公众对政府决策缺乏信任,不接受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当存在不确定性时,科学家、卫生专业人员和政治家也需要承认并迅速消除误解,以确保自身的可信度。京布通基认为,非洲各国之所以能够迅速行动,主要依赖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此类指导意见多由大型专家团队制定,这是非洲国家自身并不具备的优良资源。但非洲国家可以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总体指导下,根据本国情况调整和完善。

  非洲公共卫生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助力疫情防控,进而推动非洲各国发展。尼日利亚科学院执行秘书都因·奥都班乔(Doyin Odubanjo)认为,政府必须要制定更好的策略方案,为公共卫生从业者提供更好的福利,增加劳动力供给,从而完善非洲的公共卫生系统。只有通过战略性谋划,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系统,才能更好地赢得民众的信任。

  疫苗接种率亟须提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2月初的统计,尽管疫苗供应大幅增加,但非洲大陆目前只有11%的人口完全接种了疫苗。截至2月初,只有毛里求斯和塞舌尔达到了70%的接种目标,另有7个国家约40%的人口接种了疫苗,有21个国家接种率不足10%,16个国家接种率不足5%,还有3个国家接种率不足2%。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表示,非洲的新冠疫苗接种率需要提高6倍,才能实现2022年中期70%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

  木塔匹认为,无论针对哪个年龄组,疫苗接种一直都是人类应对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就新冠肺炎疫情而言,必须确保在全球范围内疫苗接种是公平的,到2022年中期实现70%的非洲人接种疫苗的目标是全球卫生公平的体现。如果疫苗生产实现本地化并获得安全性保障,从而避免供求不匹配造成的接种中断,以及捐赠或供应不能及时部署造成疫苗过期的浪费,非洲就更容易实现这一目标。

  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疫苗学家沙比尔·马迪(Shabir Madhi)认为,盲目追求达到70%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会模糊对接种疫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以及它们将在哪里产生最大的公共卫生效益等问题的思考。马迪建议,疫苗接种率仍然较低的非洲国家政府应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最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的人身上,即年龄在50岁及以上或有健康问题的人群。更加科学的目标应该是让这类人群中90%以上的人接种疫苗。

  与此同时,木塔匹认为,当下疫苗接种犹豫不决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需要更多的社区参与,以及适当的卫生教育。2018年,一份来自英国惠康基金会(Wellcome)的报告调查了有关疫苗接种犹豫不决的问题,调查显示非洲一些国家的从众心理最强。

  中非联合抗疫空间广阔

  疫情发生以来,中非守望相助,并肩战“疫”。中国已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提供了紧急抗疫物资和新冠疫苗援助,为非洲抗疫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在1月出席第二届“中国与国际发展论坛”时提到,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2021年11月召开以来,中方已积极行动起来。向非洲再提供10亿剂疫苗,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单国对非疫苗援助计划,旨在帮助实现到2022年中期为70%的非洲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

  京布通基提出,在这场大流行病中,各国纷纷把目光聚焦在本国抗疫上,发达国家即使有余力帮助他国也并未付诸行动。尽管民间社会施加了巨大压力,但许多发达国家还是拒绝了有关暂时知识产权豁免和自愿技术转让的建议,这导致疫苗供应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为这场全球疫情何时结束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卫生领域的南北差距和不平等权力结构没有改变,不管是对当前的疫情应对,还是对未来的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其他全球挑战而言,国家间的不平等都将增加全球共渡难关的难度。

  因此,非洲国家需要强大的、有复原力的公共卫生系统,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传染病威胁,包括提供适当的诊疗工具、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并留住卫生工作者,以及促进当地制药业发展和创新。具体来说,木塔匹表示,非洲各国需要加大对那些能够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健康效益的领域的投资,如医用氧气、护理诊断和热带疾病防控。在基础设施方面,清洁水、电力和卫生设施等,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石。同时,非洲必须增加从社区卫生工作者到专业临床医生的公共卫生人才。最后,非洲国家需要一个强大的当地制药工业来开发和生产针对当地市场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木塔匹建议,未来,中国可以通过资助非洲科学家的研究、推进双方科学家间的合作等方式,来支持非洲国家对疾病监测、诊断和治疗工具的开发,尤其需要加强非洲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中国同行的交流。同样,中国也可以继续与非洲各国卫生部门和制药企业合作,改善非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地方医药产业发展和创新。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