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公众学术参与意识
2021年05月10日 09: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10日第2161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媛

  4月23日,英国乐施会高级战略顾问邓肯·格林(Duncan Green)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官网撰文,呼吁扩展学术传播范围,促进公众学术参与。对此,本报记者就如何扩展学术传播范围、提升学术成果社会影响力等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拓展学术传播受众

  格林认为,提升学术的社会影响力需要扩展学术交流的范围,使目标受众参与学术研究。这既有利于更好地传播学术研究成果,也有利于增强公众的学术参与意识。

  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公众的学术参与意识,促进学术可持续发展?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讲师菲利普·科斯塔·布兰德利(Filippo Costa Brandelli)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致力于改变世界的学者而言,推进学术可持续发展是使命、责任和目标。推进学术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包括:扩大学术传播的受众范围,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研究成果;帮助学界与中小学建立密切联系,使学者的科研活动与学生的课程协同起来;促进跨学科研究发展,不仅要在社会科学各学科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合作,也要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合作;促进学界进行有益的学术交流与辩论,为具有创建性的学术交流搭建平台。

  布兰德利认为,学界可以通过增进与公众的互动扩大学术影响力,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作出贡献。一方面,提升学术成果产出的多样性和学术传播活动的多样性,有益于扩大学界在经济可持续复苏中发挥的作用。学界应更加重视公开讲座、政策简报以及博客文章的学术传播形式,结合报纸和专业期刊及普通杂志,持续推进与公众的对话。这有益于学界扩大学术影响力,帮助学术成果走出象牙塔,并使公众获益。另一方面,要深化公众对学术可持续性的理解。学术科研不仅要追求实用性,努力提升学术研究的效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应注重基础性研究对科学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学者在进行学术传播工作时,既要向公众传播学术研究方法,也要向公众表明研究目标、研究受众以及选择这一研究方向的原因,明确阐述该研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未来,“这项研究为什么重要”将成为学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问题。

  促进公众学术参与

  2008年,英国推行“公众参与灯塔倡议”,旨在推动大学加强与公众的互动。社会问题需要来自学界的解决方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高等教育系教授理查德·沃特迈耶(Richard Watermeyer)表示,“公众参与灯塔倡议”为英国高校推进公众参与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英国高校推进学术大众传播的责任,但当前高校推进公众参与的制度基础及设施建设仍有待提高。通过参观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9所研究型大学和1个专业研究所,并与超过百名公众参与工作者进行访谈,沃特迈耶的研究小组对高校推进公众参与的情况进行了定性研究。沃特迈耶认为,高校应重视公众参与工作,专门从事公众参与工作的专业服务人员需要得到更多支持。学界想要增强社会影响力,就要增进公众参与,这一点非常重要。

  英国“英格兰研究”研究主任史蒂文·希尔(Steven Hill)表示,促进科研成果对公众的传播,有助于提升学术影响力,推进学术可持续发展。增强学术传播影响力需要研究人员做出不同影响力目标的决策。这类问题涉及的价值判断可能超出了相关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范围,但答案就蕴含在公众社会福祉和社会目标中。如何增进公众科研参与,是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也是科研评价机制改革面临的难题。希尔认为,推进公众科研参与和将利益相关者群体纳入研究项目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发挥作用。但必须明确的是,公众参与学术发展不是被动的交流和协商。

  当前,公众科研参与的水平存在差异,很少涉及研究问题的框架搭设,而公众科研参与程度不高将制约学术影响力的发展水平。希尔表示,要想让公众科研参与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需要通过深化学界与公众的互动,使推动公众科研参与的实践和理论水平得到深化发展,进而提升公众治理与管理研究的水平。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研究副校长弗兰克·密德马(Frank Miedema)表示,使用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学术传播,有助于促进学术成果的公众传播。但是,科学研究的质量评价具有复杂性,学界应推动科研评价机制改革,促进学术影响力提升。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