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发达国家贫富差距加剧
2021年02月03日 08: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2月3日总第2104期 作者:本报记者 闫勇

  美国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GDP在2020年下滑3.5%,是二战结束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据外媒报道,美国的亿万富翁群体却在2020年实现了财富的巨额增长,这使得国内阶层财富差距越来越大。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美国,近年来,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收入不平等也在持续加剧。

  财富收入彰显不平等

  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里,大多数高收入经济体的基尼系数都在增长。在美国,最富裕阶层的收入激增,而最贫穷阶层的收入增长十分缓慢甚至有所下降,这种情况在经济不景气时尤为明显。与此同时,西方中产阶层规模正逐渐萎缩。以美国为例,经合组织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中产阶层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从1971年的61%降至2019年的51%。有部分人在收入阶梯上向上移动,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不断下滑。德国、加拿大和瑞典等国的中产阶层也大幅缩水,不过这些国家中产阶层规模的萎缩速度相比美国来说要缓慢一些。

  财富可以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它包括减去未偿债务(如抵押贷款等)的资产价值(如房屋等不动产或股票)。经合组织数据显示,在西方发达经济体中,财富集中在最顶层的富人手中。2015年以来,高收入国家家庭财富排名前10%的家庭拥有该国50%以上的家庭财富。在美国,这些家庭拥有79%的上市公司股份。相比之下,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收入最高的10%的人获得了大约全社会25%的现金收入。由此可见,西方社会的财富增值要远大于居民的现金收入,而这些增值的财富大多数都流入了最顶层的富人手中。近年来,西方各国财富不平等的变化各不相同,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和英国的贫富差距快速加大。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最富有的美国人能够将更多的钱存起来,财富增长速度也快于普通美国人。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2001—2016年,美国高收入家庭的净资产中值增长了33%,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净资产中值损失了20%,低收入家庭则损失了4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经济体在缩小男女工资差距方面取得了广泛进展,但西方发达国家性别经济平等的进程在2005年之后放缓。2019年,美国女性的平均收入比男性低18%,接近七国集团国家的平均水平。造成工资差距的因素包括男性和女性所从事工作性质的不同,以及性别歧视。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西方国家可能还需要一个世纪才能实现男女工资平等。此外,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族裔不平等的现象。

  不平等现象可能持续加剧

  有经济学家认为,自动化和贸易自由化深刻地改变了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给高技能和受过教育的工人带来了不成比例的优势。研究表明,这些力量在加剧不平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强调政府在减轻这些不平等方面的作用。尽管美国与欧洲的技术变革和贸易自由化水平相似,但其不平等程度却显著不同。国家间的不同政策必然会影响它们在不平等程度上的差距。

  虽然西方国家内部的不平等加剧了,但就全世界而言,近几十年来最贫穷和最富有的人之间的不平等有所减少。贸易成为改善这种局面的关键推动力。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赤贫人口(每日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人口)减少了50%。1985年以来,发展中国家贸易总额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翻了一番。开放贸易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助于创造新的投资和就业机会,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就美国而言,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全球化对加剧美国工资不平等的影响不大,但科技创新的影响巨大。与许多发达经济体一样,美国经济更多地受到服务业(信息、商业和专业服务、医疗保健、餐馆、旅游、金融服务)的驱动,而较少受到制造业的驱动,消费者在制成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比过去更低。技术降低了对某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工人的需求,而增加了对高技能、高收入工人的需求。在美国大城市以外的工业城镇,缺少大学学历的男性受到的冲击最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疫情过后,发达经济体的不平等现象可能会加剧,因为企业采取保护性措施,将目前由低薪工人完成的工作引向自动化。教育转向在线的趋势也会让4500万来自低收入家庭的美国人处于不利地位,因为这些家庭的宽带接入、拥有的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都很有限。疫情的持续迫使许多缺乏流动性和资金来源的小企业倒闭,加强了大型企业在许多行业的主导地位。研究显示,规模较大的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利润比例较小,它们往往将大部分利润输送给投资者和所有者,让富有的投资者阶层在经济蛋糕中分得更大份额。因此,在后疫情时代的西方,不平等现象可能会愈演愈烈。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