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
2020年04月22日 00: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2日总第1912期 作者:本报驻波士顿记者 侯丽

  当地时间4月17—19日,第十一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CES)举行了在线视频会议。会议主题为“打破壁垒,深度对话:中国教育的契机和展望”,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中美两国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就家庭教育、艺术教育、多元与融合教育、教育国际化、早期儿童教育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及各界人士,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讨论,并展示最新教育成果。目前,该论坛已发展为北美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教育盛会,每年都会有关心中国教育的中美学者和教育实践者聚集在一起,讨论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包括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资源普及和公平性、学术能力和各方面素质培养等课题。

  现阶段,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来自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地区各大高校的学者怀着对中国教育的浓厚兴趣,依然通过网络论坛的形式筹办了此届论坛。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约瑟芬·金(Josephine Kim)等学者关注家庭教育领域,并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学者认为,应从父母和家庭视角出发,探究中国及美国亚裔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学者们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帮助父母加深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帮助他们用正确的方式更好地面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特点,并做好应对策略。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斯科特·罗泽尔(Scott Rozelle)等学者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对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后继续接受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探讨。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创新项目与政策支持,更好地帮助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获得更为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更为充分地实现个人发展潜能,成为了与会学者关注的热点。

  美国哈佛大学艺术教育部主任史蒂芬·赛德尔(Steven Seidel)等学者对艺术教育进行了深度阐释,并以跨领域、跨文化的多元视角,对于如何推动当前艺术教育资源的传递,进行了对话。

  “多元与融合”的教育理念在此次论坛备受关注。与会学者认为,中国学生群体在认知能力、社会经济地位等诸多方面存在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如何面对并理解这些差异,摒除对特殊群体的偏见与歧视,从而达到机会平等、因材施教的目的,是未来中国教育的重要议题。

  与会学者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剖析了当下的国际化高等教育。他们认为,中国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中国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应聚焦培养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国际型人才。同时,与会学者还就不断改善高等教育界中的实践者培训、中国大学如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下脱颖而出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

  (本报波士顿4月19日电)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