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力度
2019年06月10日 09: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10日总第1709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三乐

  6月3日,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国际传播教授达雅·屠苏(Daya Thussu)在中国传媒大学做了主题为“传播‘一带一路’倡议——问题与前景”的讲座,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传播的背景、途径、机遇与挑战。本报记者围绕“一带一路”传播的重要意义和推广方式等问题对屠苏进行了采访。

  在谈到“一带一路”传播背景时,屠苏表示,过去几十年间,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如今,中国是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各领域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紧密的贸易关系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互动。但在国际传播格局中,中国还处于成长阶段。

  屠苏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取得新成果,不仅促进了沿线各国发展,更推动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共同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开展,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它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闻媒体。但是,当前英国和美国对国际新闻进行双头垄断,并通过新闻议程设置引导国际新闻的关注重点。在单边主义盛行的形势下,有些西方国家借助媒体优势操纵国际舆论,向其他国家民众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会造成威胁的错误言论。这不利于人们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世界,更不利于非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场上发声。

  让中国价值观念“走出去”,有助于增加国际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屠苏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各国提供了发声平台,同时通过增进国家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加了国际舆论场中观点的多样性。中国主流媒体在传播“一带一路”倡议方面正在不断进步。中国主流媒体通过更好地结合地方特色来实现本地化、拓展传播语种规模、入驻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和视频分享网站等方式,积极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理念。

  屠苏建议,为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的传播范围,有必要让更多西方民众接收到中国媒体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首先,中国媒体工作者要增加对西方国家以外其他国家的了解,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进一步融入当地媒体环境与市场,用符合国外受众的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其次,增加“一带一路”倡议传播媒介的多样性,丰富传播主体,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能,以使中国观念传达到更广泛的社会网络人群。此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可以聚焦“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真人真事,以当事人的视角讲故事。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