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之外最重要的活动场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境。然而,当前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基本采用的是“成年人视角”,仅以成年人的需要和使用便利为标准,却很少关注儿童成长对环境的特殊需求。其后果是,近年来儿童逐渐从社区公共环境中“撤出”并宅在家里,日渐减少社区参与,且在参与过程中时常因儿童“不当”使用公共设施引发安全问题。实际上,这种所谓的“不当”未必来自儿童使用方式的“错误”,也可能在于社区未能提供符合儿童需求的环境和设施。因此,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并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区治理和社区营造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要求和持续运行
为纠正当前社区建设狭隘的成年人视角,促进儿童的社区参与和健康成长,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提出要以公益普惠为原则,坚持“1米高度”视角、寓教于乐内涵、安全环保标准,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让广大儿童享有安全、便捷、舒适、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设施、环境和服务。其中的“15分钟步行出行范围”和“1米高度”视角等量化标准,很好地回应了儿童出行友好、环境使用友好的需求。
各个城市不仅要重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还要确保这些儿童友好的场地、设施能持续运转。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社区只重视物理环境或空间的建造,而缺乏对这些空间的有效管理,还有一些社区未能充分做到儿童友好空间与其他社区功能的兼容。此类问题的存在导致儿童无法有效使用相关设施。因此,在儿童友好空间问题上,城市社区不仅要重视建设,更要重视“管”和“用”——以科学管理促进其充分使用,从而让环境真正“管用”,确实服务于儿童成长和发展。
重视社区“软环境”的营造
社区“软环境”必须与儿童友好型的“硬环境”相匹配,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促成儿童友好型社区的持续运行。社区软环境包括对友好型硬环境的管理、人文环境和公共服务。有效的社区管理能够保障儿童友好型的场地和设施被保留、使用,甚至得到不断增补和优化。优质的社区人文环境意味着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关爱、尊重儿童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儿童友好的公共服务允许儿童享受社区服务、参与甚至策划社区活动,成为社区共享共治的主体之一。
以儿童出行友好为例,要实现儿童独立“通勤”(上学放学)的目标,社区除了配置适合儿童的步行路径、新增阻车花坛、设置单行线、增画人行横道等硬件改造外,还需要做出“软环境”的调整。例如,配合硬件改造制定新的行车规则,在管理制度上保证改造后的硬件能得到有效使用;在社区居民、学校周边商户中宣传新的行车规则和儿童保护理念,营造儿童友好的人文环境;引导居民相互守望,积极参与儿童通勤保障。
儿童友好型社区的“硬环境”改造和“软环境”治理并非彼此独立,而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例如,一些老旧小区未能做硬件设施的适儿化改造,但是其邻里互助的社区氛围能部分规避人车混行、交通标志缺失等给儿童出行带来的安全隐患。另一些儿童友好度较高的新建社区,由于配置了能满足儿童日常需求的服务设施、游乐场地及看护人休憩设施,大大增加了居民之间的交往机会,有助于形成相互信任、守望互助的社区氛围,提升社区认同感。研究表明,社区认同感是社区居民共同心理的核心要素,能够促使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如参与家长志愿者组织或儿童保护协会等。总之,这些“软环境”资源都是儿童友好政策落地的有力保障,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软硬兼施”。
环境功能的复合利用和拓展
儿童友好的社区空间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其他社区功能而独立存在,因此该空间的功能复合性越高,可持续性也越强。虽然《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规定了社区配置各种儿童服务设施和场地的类型和面积,但是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城市社区中,只有那些能够同时满足社区各类人群需求的区域和设施,才可能持续发挥既定功能,因此有必要增进社区儿童友好空间的功能复合性。这种功能复合性一方面指某一空间在功能上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另一方面指该空间在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其他居民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便利。
虽然我们在谈儿童友好概念时会将“儿童”作为一个同质群体来看待,但现实中的儿童从0岁至18岁,跨越了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等不同阶段,每个年龄段的儿童对社区环境的需求差异巨大,很难在一个空间内同时满足全年龄段儿童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巧管理”来提升有限空间的利用率。例如,社区各类儿童友好场地和设施,可以在周一至周五的上学时间开放给学龄前儿童,在放学后的时间改造为供学龄儿童活动的场地。当然,场景的转换和管理需要制度化,可以由热心社区工作的家长或儿童志愿者组织共同协商制定并实施,逐渐实现社区儿童友好空间的自主管理。
在城市,尤其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社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要想建立儿童专属的活动空间非常困难。因此,在建设和管理方面不仅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还要考虑其他社区居民的需求,通过大家共享环境,或者错时使用等来解决环境资源不足问题。例如,适合“学步儿”的空间往往同样适合老年人休憩,两个群体和谐共享环境也有助于形成“老幼共融”的社区人文环境。
此外,社区还可以将儿童友好的“软环境”拓展到社区之外,让其他“功能区”(如医院、养老院等)承担起为儿童提供友好服务的功能。例如,社区及社工组织会通过招募社区青少年做义工的形式,将他们的社区活动范围拓展到周边的医院、养老院、红十字会、社会福利部门等场所。青少年可以协助护士接送住院病人到各检查科室、陪儿童患者和绝症患者聊天,为养老院的老人测血压、做心率监测、提供陪伴服务,帮助工作人员接听电话、派发物资等。在此过程中,青少年接触到了真实的工作场景,获得了宝贵的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也减轻了场景中职场人员的工作压力。这类能够实现多方共赢的儿童友好服务活动很容易持续并实现良性循环。
总之,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提供适合儿童的社区物理空间仅仅是社区环境建设的起点,而与之配套的“软环境”是否友好、社区有限的空间资源是否能综合利用,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的儿童友好度,决定了社区环境是否能充分发挥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价值。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