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中西 与时俱进
——周有光的科技术语翻译观
2023年06月08日 14: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8日第2667期 作者:初良龙

  周有光(1906—2017)是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经济学家,为推进我国的文字改革和语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把应用语言学的主要任务归纳为三个方面:建立全国共同语;制定文字规范;翻译科技术语。确立术语是翻译任何语篇的首要前提,发展科技术语是国家进行科技、文化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而科学技术术语翻译是发展科技的一个关键问题。周有光将汉语规范化与科技术语翻译相结合,既结合国情又把握世情,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对科技术语建设做出规划、提出建议,极具指导价值。

  提出术语翻译的“双层制度” 

  坚持“民族化”还是走向“国际化”,一直是科技术语翻译争论的焦点问题。周有光创造性地提出了“科技术语双语言”,即科技术语翻译的“双层制度”。其中第一层是专家用的,可以按照国际通用术语的读音,用本国文字音译。第二层是大众用的,则用意译,优势是稳定性强,大众容易接受,但是耗时费力,“一名之定,十年难期”。仅仅“激光”一个术语,就花了十年才定下来。

  科技术语“双层制度”是协调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有效策略。中国的科技术语的规范化过程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近期目标,即对于新术语采用音译,适应自然科学词汇的更新速度,使专业科技研究者跟上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与世界接轨;第二步是长期目标,采用意译的方式翻译术语,需要先明确概念,再定名,尊重大众的语言习惯,分阶段慢慢推进,使其沉淀下来,变成“民族术语”。

  强调汉语规范化是科技术语翻译的基础 

  在我国,科技术语规范化的基础是汉语的规范化。周有光认为,汉语中的科技术语翻译规范化不足主要源于“两难”。首先是造字之难。清朝末期引进西方科技术语时,遵循了古汉语典雅为上的风格,采用单音节化的术语翻译,生造了一批音义兼备的新汉字作为术语,如“氢”“氧”“铝”“锿”“熵”等。五四运动之后,白话代替文言成为通用文体,一般不再造新汉字,而是尽量采用双音节化的方式翻译现代科技术语,如atom译作“原子”,kg译作“公斤”,velocity由“威洛锡特”定为“速度、速率”,oxygen由“沃克须更气”定为“氧气”等。

  其次是辨音之难,这缘于汉字同音词过多的困扰。汉字作为符号,形象鲜明,容易辨认,适合文言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但是随着语词数量不断增加,超过了音节数目以后,同音词也越来越多,如“铀矿”和“油矿”、“铀酸盐”和“油酸盐”等。解决辨音之难的办法在于通过汉语的规范化,实现译名统一。周先生建议在汉语内部规定“音节汉字表”,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汉语的音译用字以此为准,不得随意乱写,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歧义。标准的“音节汉字表”应该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与语文界、翻译界和出版界共同研究制订。在中国内地有了初步的设计之后,再与港澳和台湾共同商定统一标准,组成科技名词协调机构,协作完成。

  重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汉语现代化建设 

  语言文字要与时代接轨,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周有光强调,汉语现代化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心课题。过去只要求字形分清,眼睛看明,现在是“传声技术时代”,信息不能只靠视觉,还要靠听觉,有时甚至完全靠听觉。语言要传到地球卫星上去,传到海底潜艇里去,还要传到飞驰中的汽车和飞机上去,单纯依靠“字形”不行了。依靠微弱的“声调”来区别同音词,也同样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科技术语翻译的现代化同样需要解决“用字问题”,尤其需要解决“对音问题”。

  中国的汉字与西方的字母文字体系截然不同。东西方语言间没有语素可以联想,没有词形可以凭依。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古人进行术语翻译的时候,采取了音译选字、意译造词的方法,近现代化学家也用了许多生僻字,生造了不少表音汉字。但是,今天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创造新汉字不符合信息化要求。语音处理技术突飞猛进,传递信息越来越多地使用语音代替文字。周有光建议,为了解决汉语规范化和现代化问题,各华语地区之间应开展更为频繁的信息交流,共同努力,科学规范语言。汉语现代化要求汉字数量有定,避免创造新字;在翻译时,避免一名多译,多译并用;在翻译选词时,统一音译用字,尽量选用常用字,避免歧义字、生僻字、多音字。

  当前,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已立于世界研究前沿,我们也将面临从以引进西方科技术语为主向发展中国特色科技术语转变的新任务。我们应该重视周有光关于科技术语翻译的观点,探索和总结我国在术语翻译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基于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特点,在扬弃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科技术语的翻译方法和理论,推动我国科技术语翻译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州师范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