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文学化”的挑战与机遇
2022年02月28日 09: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28日第2356期 作者:黄文虎

  所谓“泛文学化”,指的是文学表意与非文学表意之间的边界日趋模糊这一正在发生的重要文化现象。在传统文学观念不断被冲击的当下,“泛文学化”一方面使传统文学表意失去了清晰、自足的体裁边界;另一方面,它又默许原本不属于文学的非文学表意具有了不同程度的“合法性”。如此一来,文学表意既存在被非文学表意消解的潜在危险,又在不断拓展边界的同时赋予自身新的生命力。

  造就新型文学审美活动

  “泛文学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密切相关。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详细阐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内涵。它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艺术中的亚文化潮流;第二层含义是指将生活本身转化为艺术,或者说用艺术化的方式来呈现日常生活状态;第三层含义是指充斥于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影像所制造的美学幻象。卢卡奇、马尔库塞、本雅明、鲍德里亚、詹姆逊等西方学者都对这种受制于消费主义的美学幻象作出了深刻批判。

  “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样得到中国文艺界及美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在21世纪初引发了一场热烈讨论,童庆炳、鲁枢元、陶东风、赵毅衡、高建平、王德胜、金惠敏等学者都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总体来看,这场讨论集中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于文学艺术是否具有合法性这一关键问题。反对者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消费主义和新媒体技术影响下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导致文艺被商业和娱乐收编,使创作者偏离纯文学立场和人文主义精神。与之相反,赞成者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有助于扩展文艺的边界,能够强化文学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比较而言,反对一方是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固守严肃文学与高雅艺术的疆域,而赞成一方则是站在大众文化的角度,强调构建一种跨越“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泛审美化、多元化的具有文学特质的表意形态。平心而论,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其实从正反两方面反映出21世纪以来文学领域的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趋势:文学表意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直接后果是使传统的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表现出鲜明的“跨界”特质。例如,介于深度报道与纪实文学之间的非虚构写作、介于广告与诗歌之间的品牌诗等,这些具有跨界特质的实用表意体裁也可兼具显著的文学或艺术特性,但它们并不属于建立在非实用表意基础上的传统文学或艺术形态。“泛文学化”的核心特质,正是强调非实用表意与实用表意有机融合之后所造就的更为贴近大众生活的新型文学审美活动。

  消解传统文学边界

  “泛文学化”面临的核心危机在于传统文学边界的日趋模糊与趋于瓦解。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生态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传统文学体裁在新媒介冲击下失去了原有的批判力和影响力。从本质主义文学观念来看,传统文学体裁的“失势”往往被视为纯文学滑向庸俗肤浅的大众文化的征兆。在持精英主义立场的人看来,经典文学被“冷落”的重要原因,在于大众过于追求即时性的感官享受,缺乏深度阅读和反思能力。这种观点秉持的是文学对社会的启蒙作用和敢于批判现实的人文精神。具体来看,传统文学边界的消解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文学生产形态的变化。在前互联网时代,由于文学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传播媒介也比较固定(以纸媒为主),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生产者具有相对专业的身份(如职业作家),他们往往通过专业文学期刊或有影响力的文学出版机构来发表和传播作品。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随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各类专业或业余网络写手突破原有的把关人机制,这促成了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但也形成了鱼龙混杂的文学市场,并使文学生产趋向于以追求流量与迎合大众为导向的功利主义发展模式。

  其次是文学表现和传播形态的变化。在纸媒时代,文学创作主要依托于语言文字。但在互联网时代,以影像为主导的多媒介表意形态占据了优势地位,使纸媒时代的小说、诗歌等传统文学体裁“黯然失色”。在互联网所构建的碎片化传播生态之下,影像媒介显然更容易满足大众的感官诉求,也更符合“流量至上”的市场逻辑,而文字媒介的传播门槛大大高于影像媒介。这一状况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依托于文字表意的传统文学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被影像媒介所湮没。

  最后是文学接受形态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电子屏幕让文学阅读不再局限于封闭的文字世界,读者轻松滑动手指即可进入另一个截然不同、具有无限可能的多媒体世界。因而,不间断的“注意力游移”这种互联网式的接受方式使几乎所有的文学表意都不得不屈从于“传播至上”的逻辑,即为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而不得不牺牲严肃文学所追求的深度批判与反思精神。

  不过,如果从发展演化的观点来看,小说、散文、诗歌等传统文学样式实际上已不能完全涵盖互联网时代的文学类型。与此同时,前互联网时代文学创作形态遇到的挑战表明,它们还未能很好地适应互联网所建构的新型传播环境。但“泛文学化”引发的危机绝不代表“文学的终结”,恰恰相反,传统文学边界的消解意味着文学表意与非文学表意之间获得了更多跨界与融合的可能。要激活文学话语所蕴含的批判现实的力量和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就不能画地为牢,而必须在传统的文学表意形态之外寻找出路。

  接纳“跨体裁叙述”与“跨媒介融合”

  “泛文学化”一方面拆解了旧有的文学边界,但另一方面,它也敞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使“文学活动的日常化”成为可能。从大趋势来看,“泛文学化”所形塑的文学跨界形态表现出的典型特质,是文学表意活动的“跨体裁叙述”与“跨媒介融合”,这二者交相呼应,互为表里。

  第一,“跨体裁叙述”已成为文学表意活动的常态。文学话语的本质是一种叙述行为,叙述的两个核心特质是情感与故事,分别对应诗歌与小说。不少特定体裁,如新闻、广告都具有鲜明的叙述性。在互联网的传播语境下,文学与新闻、广告等非文学表意之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跨体裁式的混合表意形态,这并不是说文学的边界被其他体裁“侵蚀”了,而是意味着“文学性”逐步融入非文学表意之中,从而构成了“跨体裁叙述”。

  例如,2019年以来,中国银联陆续在上海、厦门等地举办了一系列带有公益性质的“诗歌POS机”活动。用户只需通过银联POS机刷1元钱,就能得到一张印有山区孩子创作的“诗歌小票”。而这些用于“购买”诗歌的款项将用于山区孩子的公益教育项目。尽管“诗歌POS机”是中国银联的品牌宣传活动,但从客观效果来说,它至少在三个层面体现出了文学的魅力。首先,“诗歌POS机”活动的主题为“让山里的才华被看见”,它倡导社会关注山区贫困儿童的精神生活,体现出文学话语所特有的人文情怀。其次,“诗歌POS机”打印出的纸质小票让山区儿童创作的诗歌被更多人看到,这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场具有仪式感的诗歌推广活动。最后,从公益活动的效果来看,“诗歌POS机”活动的捐款已经资助3000多名贫困儿童接受了艺术类教育项目,展示出“文学观照并改变现实”的真实力量。由此来看,“诗歌POS机”活动融合了文学、广告、新闻三种体裁,是一种典型的“跨体裁叙述”。可以说,以关注山区儿童为主题的广告诗歌没有偏离文学所秉持的“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的人文精神,而是深刻凸显出文学话语的人文底色。

  第二,“跨媒介融合”代表了文学表意的总体发展趋势。在纸质媒介时代,文学表意活动以文字和语言作为主导性的符号载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影像表意的传播力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文字表意,在“影像转向”的大趋势下,传统文学体裁若要获得更多普通受众的认可,就不得不超越原有的语言文字媒介,将贴近时代的文学主题与具有反思性的人文情怀嵌入不同的媒介形态之中,构成多样化、立体化的“新媒体矩阵”。

  从“跨媒介融合”的角度来看,仅仅依靠文字来表现时代和生活是不够的。跨媒介文学表意往往更容易突破语言、文化、地域的屏障。通过影像媒介的力量来承载文学精神,弘扬时代正能量,秉持的正是“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无论是文字媒介抑或影像媒介,只要能够承载严肃的时代命题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它所彰显的就是文学话语所特有的力量与美感。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泛文学化”绝非预示着文学的消亡。即便文学本身被无所不在的“文学性”所替代,也并不意味着文学话语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正相反,这反映的是文学边界的重塑与文学意义的新生。在互联网传播语境下,我们有必要保持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接受文学表意与非文学表意“跨界共生”这一发展趋势,接纳以“跨体裁叙述”与“跨媒介融合”为基本特质的新型文学表意形态。唯有如此,才能使文学活动在“泛文学化”时代焕发出不断向善的精神魅力和人性光辉。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