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03月26日 10: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26日第2860期 作者:王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原则在新时代的主动运用,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真理性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的基础上,科学考察各区域产业布局、生态资源禀赋和劳动者素质等综合因素,使新质生产力的时空展开更具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因地制宜实现资本与技术的良性互动

  新质生产力在“质”的核心内涵上需以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为基础,在现实运转层面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本的有效推动。因此,在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还表现出显著时空异质性特征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与技术的良性互动成为当下历史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必须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其一,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类资本的有机构成是必须坚持的普遍性原则。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反映了技术要素在资本结构中的地位。从理论上说,资本的有机构成越高,生产力的技术含量越高,生产过程中资源转化为能量的效率就越高。无论各区域产业结构呈现何种特征,以科技发展带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各行各业应当重视的核心问题,任何一个领域生产优势的判断标准都要从“要素投入‘数量为主’转向‘数质并举’”。异质性的产业是载体,科技含量是本质,只有抓住了本质,才能使载体成为更具活力的现实推动力量。其二,在抓住普遍性的同时,应针对各区域产业结构的特殊性,探索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和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在传统产业优势明显的地区,应当抓住机遇,利用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提高现有资本有机构成,达到生产提质增效的发展效果,赋予传统产业新的价值内涵和运行动力。在新兴产业较发达的地区,应当将AI技术和一系列新能源、新材料融合打造成具有社会主义价值内涵的“新质资本”,抢占发展先机,引领国际科技发展潮流。其三,因地制宜形成新型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下,建构资本与劳动者的新型关系成为新质生产力价值导向的根本原则。各地应当根据产业禀赋、不同行业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以及各区域劳动文化、劳动习俗、民俗风情等精神特质,构建适合本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打破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方式。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友好和可持续利用当地绿色资源禀赋,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应着力打造各具特色、低耗高效的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其一,因地制宜挖掘绿色低碳的原动力。马克思早在《巴黎手稿》中就指出,人与自然是感性对象性的关系,一切发展不是虚无缥缈的精神想象,而是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过程。自然的原动力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基本能量,因此,各区域需要合理甄别本地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运行成本因素、碳排放存量和提质增效潜力,形成系统性绿色能源设施布局,有效衔接绿色能源与新技术的对接渠道,最大化地缩减资源浪费的空间。运用新能源补足生态能源短板,彻底摆脱经济发展单纯依赖资源开发、直接驱动传统要素的局面。其二,提高各地区不同产业的绿色含量,将各地生态资源禀赋注入产业链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和有力保障。”以绿色技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强化“双碳”目标的正向激励功能。根据各地特色建设具有不同内涵的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等新业态。建立生态补偿的区域合作模式,形成优势补短板、特色促平衡的区域联动绿色合作机制。科学调度消除旧能源的存量和发展绿色新能源增量的比例,实现异质性的政策框架和发展总目标相统一,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碳排放管理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其三,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产力,需以当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最终目标。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进步的终极目的,衡量生产力水平是否进步,最终需要落脚到生产力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的切身需要。要使各地不同绿色产业的样态与当地人民群众的权益同频共振,提升地方优质资本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能力。从本质上看,生态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各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与生态保护相统一,还需根据区域特点和群众身心状况引导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不断转型。

  因地制宜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彰显,是集体劳动推动生存世界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生产力的最终动力都来源于人的本质力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在现实的历史境遇中最优化地动员劳动力量,在充分考量各地区人口差异、职业偏好和劳动习俗差别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地新质劳动资源,因地制宜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最大化地激发劳动者的智慧潜能和劳动热情。其一,质的提升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从绝对性层面看,质的提升意味着经济发展总量的跃迁。从相对性的意义分析,质的提升还表现在局部资源转化效能的飞跃上。就此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科学分析各地区人口状况,根据劳动者“数”和“质”的综合水平规划产业布局,充实产业劳动力的供给。在人口稠密和劳动力密集的地区,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由损害劳动者切身利益。应注重分阶段有序地改造传统产业生产方式,使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协同进行。在土地资源广袤、劳动人口分布不集中的区域,应注重扩大机器覆盖资源的空间范围;在人口素质普遍较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区域,要充分激活知识生产力的强大动能,尽快赶超国际一流生产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整体与局部协调共进。其二,因地制宜提高劳动者素质应尊重区域性职业偏好和劳动风俗习惯。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要摒弃优秀传统,而是要更具人文关怀。中国幅员辽阔,区域性文化差别较大,受历史因素影响,各地区职业偏好和劳动风俗均具有异质性特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应当更加注重保护地方群众劳动热情,将具有共同职业偏好的劳动者通过新的人性化的组织方式聚集、培训成为具有优势特征和产业特色的新质劳动者,实现人文与技术的高度统一、物质激励与情感关怀的高度一致、劳动技能提升与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协调。其三,因地制宜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各地通过劳动者资源互补、人才培养协同发力、人才引育个性发展、人才流动良性循环等方式构建新型人才培塑体系,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制度藩篱,让各行各业劳动者都能在新质生产力的条件下合理定位自身成长空间,发挥自身职业专长,使新质生产力真正成为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动力。

  世界历史进程表明,哪个民族抓住了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就抓住了使该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代伟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个人的世界历史性地存在就意味着他们的存在是与世界历史直接联系的。”这表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寻求孤立式的局部发展,而是要在充分彰显各地特殊性原则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世界市场。这既是促使各地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形成新质合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使民族性的生产力向世界性的生产力过渡的历史趋势。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重大理论问题研究”(22&ZD03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