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第二个结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2023年06月16日 09: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16日第2673期 作者:高建平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做出了深刻阐述。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把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这“两个结合”是相辅相成的,其中,“第二个结合”是新时期所提出的新的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而成的中华文明有五个突出特性:第一是连续性。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这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文明的连续性既说明中国历史积淀深厚,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第二是创新性。在古代社会,中国人就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了现代社会,新知识分子创办新式报刊,提出创造“少年中国”的主张,希望古老的中华文明要像凤凰涅槃一样,实现文化的更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那样,“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以新的姿态,接受新事物,迎接新挑战。第三是统一性。中国地分南北,人分族群,但从根本上讲,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在历史上,特别是在遭受重大挫折、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际,中华民族就显示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国家统一,则民族兴盛,事业兴旺发达。第四是包容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有着生活习惯和传统的不同。中华民族对世界各种文明持开放的态度,本着对话、交流的态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些都决定了中华文明既具有主体性和核心凝聚力,又保持着创新的活力,吸纳各种文明的因素。第五是和平性。中国追求的是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是文化霸权。文明通过对话,相互学习,并存共生,并得到丰富发展。
  中华文明所具有的这些优秀特点,是我们实现“第二个结合”的依托。对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性的认识,我们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要达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这需要经过一个认识的发展过程,也有待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条件的成熟。在历史上,创新与守旧之争,进步与复古之争,总是在文化领域不断出现。在文化领域坚持守正创新,是对待传统文化辩证发展的结果。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今天的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具有广泛吸收和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要通过“第二个结合”,“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要实现“第二个结合”,就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全面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只是对传统作有选择的了解和研究。我们要继承的是优秀传统文化,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我们又不能观念先行,预先决定哪些优秀,哪些不优秀。选择要建立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全面研究,使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显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宝库,有着丰富的内容,需要花大力气,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开掘,发现其中的优秀品格和丰富营养。
  关于“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个特点:第一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是在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中产生的,是通过对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通过经济学研究和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总结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形成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中国古人主张知行合一、关注现实、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等思想,这些优良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相似点。这些相似点应该成为理论研究的生发点,通过研究,形成理论上的有机契合。
  第二是“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从国外传来,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得到成长,就要与中国的这块水土相合。这本身就是一个改造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既能使这种理论得到发展,也能使其更加适应中国社会现实。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古代社会,原本适应的是古代生活,要想使它在当代社会仍有意义,仍能起作用,就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会形成一个新的文化上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
  第三是筑牢道路根基。历史是割不断的,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了解过去,才能知道现在,了解过去和现在,才能知道未来。中华民族从古代走向现代,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历史给予我们以勇气和底气,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底蕴。
  第四是打开了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打开了思路,使我们有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依托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这一次思想解放接通历史根脉,获得了大量新资源,可以成为思想上创新的无尽的源泉。可以相信,这一次思想解放,将产生出丰硕的思想成果和学术成果。
  第五是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高度深化,就能使传统活在当下,并成为文化主体的一部分。这不是复古,而是在汲取了传统营养的基础上,结合形成文化上的主体性,通过创新发展,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通过“第二个结合”,通过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能建立起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形态。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美学领域里具体实现“第二个结合”,就要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结合起来。中国传统美学是一个丰富的宝库,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和方法去挖掘,在现代语境中加以阐释。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人民观,与中国古代优秀文艺作品中关心人民疾苦,揭示阶级对立、不平则鸣,以及歌颂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价值观有着结合的可能;马克思主义美学对现实主义的追求,与中国古代优秀文艺作品对时代和生活记录的“诗史”美学追求有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美学对美、崇高、悲剧、喜剧,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美学范畴的论述,与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美学概念、范畴和关键词具有可比性。
  我们要深入研究中华传统美学,在资料的整理开掘、历史线索的清理、核心概念的阐释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同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在美学研究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高水平研究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结合,一方面可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成为中国的,另一方面又可使中华传统美学成为现代的,从而建立起既是现代的又是中国的美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当前所进行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立足中国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在打通中西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础上,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作者系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