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考古学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使命
2023年06月16日 08: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16日第2673期 作者:蒋刚 甄宏达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就文化传承发展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着眼、从国情出发提出的重要理论与观点,无一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杰出成果,也深深振奋着中国考古人的心。我们回望中国百年考古实践,展望中国考古未来发展,均与“中国特色”紧密相连。
  中国考古学走过辉煌百年
  从城子崖到辉县再到三星堆,中国考古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实现着由术及道的跨越。从1921年10月27日河南仰韶村的第一铲土开始,中国考古人筑路前行,从筚路蓝缕到星辉漫天,这条路走了一百年。百年来,由李济、夏鼐、裴文中诸先生领衔的中国考古人始终秉持着探源寻根的初心,将连续不绝、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一寸寸展现在世人面前。考古人自西阴村、城子崖、殷墟和斗鸡台坚定出发,为探究“中国文化的原始”积累资料;自半坡、庙底沟、屈家岭、大溪、二里头主动发展,完成黄河、长江、西辽河等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拼图”。不仅如此,考古人“缀合碎片”,构建各时段考古学遗存谱系,重现“重瓣花朵”,再见“满天星斗”。
  最终,中国考古人用考古发现力证了中华文化的持续更新、融合与发展,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薪火相传的考古人踔厉奋发,推动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为文化进步寻根,为时代发展蓄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也是百年考古人的执着追求。
  迈上特色发展新台阶
  回望中国考古学起步的十年,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特色是中国考古学最深层次的基因,始终伴随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
  从1921年的仰韶村开始,中国人以考古学的方法正式而郑重地面对自己的远祖,考古人在地层里窥探历史,在陶片中拼对时间,每一个发现都是对自己民族与国家的进一步了解。这就像我们在编修自己家族的族谱,每一个名字或多或少都与我们血脉相连,每一段故事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今天的生活。这种情感上的亲近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原始的动力,而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也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史书文献和对当下文化、民俗、礼仪等的观察建立沟通古今的桥梁,启迪考古学研究。这种古今传承的情感纽带与文化脉络是中国考古学有别于其他国家与地区考古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色。同时,由于我们是带着深深的情感,是自己研究自己祖先的历史,所以中国考古与英美考古的完全客位观察不同,在考古学科学性的基础上,中国考古人更多了从“我”出发而进行的主位观察。
  1931年,中国考古学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后岗三叠层。这一年,梁思永在安阳后岗首次革新了水平层的发掘原则,转为按照土质土色包含物区分堆积层位,发现了著名的“后岗三叠层”,进而确认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的时代关系。这一发现不仅为厘清黑陶文化与彩陶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标志着中国考古学中地层学的诞生。此时,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仅仅只有10年。10年时间里,中国考古学迈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并在理论与方法上取得了突破,迈上了特色发展的新台阶。
  孕育独树一帜的中国风格
  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根植于黄土,发源于大河,建立在独特的以内陆文明为本,面向海洋的文明属性上。所以,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特色是建立在遗存形态多为土木结构的物质基础上的。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华文明的产生模式、发展历程都不同于其他地区,极具个性特色。以李济为代表的中国考古学第一代学人承受着近代历史的屈辱,担负着寻求中国文化的来源、探索中国民族之起源等历史责任,将研究建立在今人稽古的情感纽带上。由此可见,中国考古学势必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这种特色体现为中国考古学不仅拥有自己的体系与优势,也拥有持续更新发展的动力,更拥有源自历史传承的人文温暖。正是这样鲜明的特色决定了中国考古学必将彰显独一无二的中国风格。
  中国考古学将中国特色与考古学的科学性相结合,孕育出独树一帜的中国风格,并得以快速发展。同样,纵观中国历史,“结合”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被称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的宁夏水洞沟遗址到中原文化与长江中下游文化交相辉映的金沙遗址,再到夏商周以降,中华文化随朝代更迭与人口迁徙而不断出现的交流与融合,多元文化汇于一炉,传承、发展、融汇、更新,文明程度随之不断提升,文化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方有至今仍傲然屹立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重要思想,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站在历史的视野与高度作出的精辟论述,深度契合我国历史、发展的路径与需求。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与生俱来的中国特色和由此发展而来的中国风格决定了中国考古学势必要肩负起“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的时代重任。同时,随着考古成果的不断涌现,历史文脉的不断明晰,中国考古学也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更深、更广、更强的文化支撑,这也是中国考古学理应展现出的中国气派。
  开启新的百年之路
  过去的一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学成功走上“中国化”道路与“自主化”道路。随着我国走进新时代,确立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考古学也开启了新的百年之路。站在新百年的起点,“做什么”“怎样做”是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过去的一百年和未来的一百年,“发展”都是贯穿中国考古学的主线。有所不同的是,过去的一百年里,无数学人以推动学科的发展为己任,以学科的发展助力社会的进步。而未来的一百年,我们应在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的引领下,将学科的发展充分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当中。
  2022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作为我国考古领域首次制定的全国性工作与学术规划,该规划提出:“深入挖掘、整理、阐释考古成果,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实现多层次、多渠道成果转化,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由此可见,考古成果的科学转化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新的发展方向。
  利用考古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考古学作为一门以“证史”为基础的学科,自然也应当讲好“历史上的中国”。近年来,随着媒体宣传途径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考古成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从海昏侯墓到江口沉银再到三星堆,社会各界对考古的关注始于琳琅满目的出土文物,最终却都要落脚在其背后的历史史实,因此也就更加需要考古人广泛发声,从科学的角度为公众宣传考古知识、传播历史文化,力求做到“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此类实践已经有了较好的实例,例如《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用舞台剧的形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同时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民俗、技术等内容,不仅寓教于乐,更有正本清源之效。
  利用考古特点,助力社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时代考古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中国考古学也走向了新的广阔天地。如何利用考古学的学科特点助力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是未来百年中国考古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1—2022年,河北雄安新区先后就午方遗址、东牛遗址、白龙遗址、东小里—白龙墓群等一批历史遗存进行了主动发掘,进一步了解了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面貌与内涵,同时也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持。这样的考古工作无疑是新时代考古人担当新使命的有益实践。
  在党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中,新时代的考古人也应该主动作为、参与其中,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启动,旨在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会繁荣发展。该项工作的启动也使新时代的考古人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与挑战。考古人要做好本职工作,深入开展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拓展工作边界,依托长江文化主线建设各类专题博物馆;打破思维定式,从考古学的角度参与到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优秀历史建筑、传统村落、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当中;提高工作眼界,充分发挥考古学的特性,挖掘文化基因、梳理文化脉络、提炼文化符号,助力各区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等等。如此种种,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大背景下,考古人能做、要做的事情不胜枚举,关键在于是否有走出既有思维模式的认识与勇气,是否有建功新时代的志气与底气。
  此外,如何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大背景下厘清成渝间两千年的友好历史,找准巴蜀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定位;如何在文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梳理当前区域文化面貌的成因,探究历史时期文化交流的史实与内涵;如何从考古学、文物学的视角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真正做到“擦亮文物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全方位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指导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更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此,新时代的中国考古学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立足当下,发挥探源寻根的学科特性,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将严谨治学的态度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为区域发展梳理历史脉络,为社会进步提供文化依据。新时代的中国考古学不应仅仅是象牙塔里的学问,更要关注考古的过程与延展,通过开展公众考古、展览展示等手段,宣传考古知识,让优秀传统文化看得到、摸得着、记得住。作为新时代的考古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考古学的学科优势,相较于研究对象更为广泛而全面的历史学而言,考古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因此其成果的转化也就更具独特性。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如何将学科发展与经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将学科针对性转化为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拳头,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打造新的亮点名片,就成为新时代赋予中国考古学与考古人的新课题。
  寻根历史,立足当下,滋养未来,新时代的中国考古学只有全方面融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当中,才能真正不负自己所求、不负前辈所托、不负时代所望。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无数的考古人努力解决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为文化进步寻根、为时代发展蓄力、为民族自信奠基。在新的一百年里,中国考古人正在走“古为今用”的道路,从证史明史到以史促今,中国考古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站上新的起点,迈向新的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看清来路,方知去往,中国考古学始终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中华文明的砥砺前行,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