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
2023年06月06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6日第2665期 作者:邢广程

  6月2日,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并作为代表作了发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十分丰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里重点谈谈我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和“包容性”的认识。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第一,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中华民族具有统一的共有精神家园。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民族通过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形成了水乳交融的统一文化空间,各民族文化相互嵌入、融为一体。其重要基础就是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中华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因此,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曾遭遇很多重大挫折,但中华民族融为一体的状态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没有毁灭,靠的是中华文明具有的高度文化认同,靠的是中华文明具有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中华文明具有共同信念。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是建立在“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基础上的。“国土不可分”就是要维护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我们共同生活的疆域和空间,伟大祖国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极其珍贵的遗产和财富。一切想分裂“国土”、割裂我们共同家园的行为都是逆潮流而动,都是违背祖训,都是必须要加以遏制的。“国家不可乱”就是要维护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曾不止一次呈现过国家乱局、出现过政权割据和战乱,但统一稳定的国家始终是历史主流。一切想搞乱国家的行为,都会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谴责。“民族不可散”就是要维护我国民族大团结的局面,因为我国在历史上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进程中,我国逐步塑造出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一切搞民族分裂的行径,都会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和谴责,民族团结是福,搞民族分裂是祸。“文明不可断”就是要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其连续性的文明。这就决定了我国在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也必须循着中华文明历史的足迹和轨道行进,不可能进行文明的“换轨”和“改道”,必须走中国自己的文明之路。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来观察中国,既能够正确理解古代中国,还能深刻理解现代中国,更能敏锐理解未来中国。

  第三,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的论述,高屋建瓴,将维护国家统一上升为中华文明特性的高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国家统一问题有过极其重要的阐述,即“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四,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的论述,极其鲜明地指明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表明,我国各民族经过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的中国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载体,各民族的命运都与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息息相关,而一个坚强的统一的国家会最大程度地维护中国各民族的利益,最大程度地满足各民族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第一,这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多元一体”格局是通过中国各民族持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而促成并长期保持的。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文明融为一体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推动和促进我国各民族进行广泛而持久的交往交流交融,这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方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的有效途径。从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视角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需要正确处理中华民族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我国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要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渠道和途径。

  第二,这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在中国历史上,我国逐步形成了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局面。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是从国外陆续传入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更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实现不同民族和不同信仰的和睦共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56个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十分重要;保持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对国家长治久安弥足珍贵。

  第三,这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情怀。中华文明不断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因为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事实上,中华文明是不断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横贯东西的古代丝绸之路给中华文明与其他欧亚文明的交流提供了载体,中华文明不断与其他文明保持相互交流的状态。而源自中国本土的儒家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传承发展是重要途径 

  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是党治理边疆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文化传承发展是实现党的治边思想的重要途径。

  “大一统”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政治理念和人文思想。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始终把“大一统”看作极为重要的价值遵循,被视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新时代,“大一统”理念依然具有时代价值,在边疆地区建设中应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思想理念,以“大一统”的人文理念为视角,更能深入理解“统一是历史趋势”这个大道理。爱国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珍贵的核心价值。民族团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厚重的历史凝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文化认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鲜明的历史特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深层次的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政治高度来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移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将实现“国家完全统一”视为党和国家极其重要而崇高的政治使命。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高屋建瓴、高度凝练、极其鲜明地指明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其中,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这一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深邃的理论视野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