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学术交流的桥梁
2023年11月08日 11: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8日第2768期 作者:王朝睿

  由白若云、陈利编著的《学术之路:跨学科国际学者对谈集》(以下简称《学术之路》)终于出版了。两位作者创办的学术类微信公众号“云里阅天下”,在海外留学生群体里一直颇受好评。可能是因为陈利教授本人出身农村,曾亲尝无书可读的苦闷,后又负笈北美,穿梭于多个学科之间,他近年来一直“牵线搭桥”,为广大读者介绍国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国际交流。

  《学术之路》的基础,就是“云里阅天下”这几年推出的各种学人访谈中的17篇,由历史学、比较文学、法学、社会学、性别研究、媒体研究等多个领域的20位对谈嘉宾合力完成。其中既有杜赞奇、王笛这样的大家,也有已经出版了两三部作品的中生代,还有博士刚毕业的“青椒”。这种差异化的访谈结构,可以适应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要,也极大地丰富了本书的层次和内涵。对于国内读者而言,或许听闻过作为被访谈人的上述学者们的名字,也关注过他们的学术作品,但对于他们的内心世界、新近研究、治学经验却并不熟悉。本书犹如一座桥梁,担负起了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任,拉近了那些熟悉又模糊的身影与广大读者的心理距离。

  沟通读者与学者内心世界之桥

  《学术之路》与许多学者访谈的不同之处在于,访谈者有意询问了个人在正式踏入学界前的大量成长经历和细节,为读者特别是学生读者们打开了学者的内心世界。有些学生可能对学术前辈有一种误解,认为他们是因天资聪颖,成为学者自然也是水到渠成。《学术之路》的访谈则告诉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

  比如在第四篇,杜乐自述在北京大学读本科期间担心语言笨拙,白白放弃很多和外国学者交流的机会,最后因为不够理解外国学界的思路而导致第一次博士入学申请遭遇滑铁卢。在第六篇,高彦颐分享上世纪她向斯坦福大学写信请对方寄来博士申请表时,申请表没到,却先到了一封信,上书“我们必须要提醒你,根据过去十年全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推算未来五到十年内的就业情况,你毕业后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怀着这样的认知,读博期间她出去做过翻译和记者,还做好了回香港做中学教师的准备。在第九篇,刘思达回忆自己当时报考北京大学法学院,是因为觉得法学就是文科里的几何学,这当然不是一个准确的认识,却不料最后使自己走上了研究中国法律服务行业的道路。

  现在很多学生可能都曾在某个时刻觉得自己走向了注定失败的道路,或者误入了歧途。假如我们顺着《学术之路》搭起的桥,深入学术前辈的心扉,就能看到,他们的成功虽然立基于周密的计划和刻苦的努力,但他们也曾迷茫过,并没有步步都踏在“正确”“有用”的鼓点上。把他们走过的路当成自己未来要走的路,看见更多的姿态和可能性,也许我们就更能理解历史学者濮德培在本书中给青年的建议:虽然随时都在被各种要求限制,但还是不妨保持头脑的开放。

  沟通中外学术界之桥

  正如个体不会理所当然地成长为学者,外国学术也不会自然就成为中国学术的养料。今天中国学术界很多耳熟能详甚或习焉不察的知识、理论和框架,很多得益于可以远追至林纾、严复等“冰人”的日拱一卒。而过去半个世纪外国学界在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和理论方法上的发展轨迹和动态,也使本书有接力先行者之心。

  在写法上,本书有点像约翰·道尔的《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道尔的这本书获得过普利策奖,是一本畅销书,但他又在书中夹带了很多有重大突破性的学术观点,满足了业内人士对于专业探索的需求。《学术之路》在力求语言直白浅近、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同时,也“夹带”了大量针对国际历史学(如微观史)、社会学(如量化方法)、媒体研究(如网络民族志)的精深探索,其中不乏后殖民主义、去殖民主义、性别主义等视角下的反思。

  书中陈利和张萌探讨了环境史到底有没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和范式,刘禾在访谈中强调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巨大贡献,张颖对国内的“男性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的观察,都是建立在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上的经验之谈。本书涉及的外国学术理论或许并不被国内学界所熟知,或已经初步被国内学界所关注而引发争论,都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来达到互鉴互识。此外,本书并未局限于某一学科的视角,而是站在跨学科、跨文化的基础上,为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架起一座桥梁。

  沟通学术界与外部世界之桥

  访谈嘉宾在个人经历的分享中讲到了做学者“可以犯错误”,但他们也没有忘记分享“如何少犯错误”。为学毕竟既有“道”的境界,也有“术”的因素。上到完成一本专著,下到给博士论文开题,都有一定的技巧可学。而学的前提,是要有引路人愿意分享其心得体会。

  在历史上,很多学术名家不愿分析、分享关于“术”的知识,不是说一些勤奋刻苦之类的话,便是常常诉诸某种绳绳不可名的“慧根”,因而后来者很难学到他们成功的经验。苏轼在《自评文》里说自己的文章“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意思是他也无法总结自己的作文技巧,无形中否定了这种技艺的“可教性”。历史上也有不少像《朱子读书法》《輶轩语》这样的书,但其用力点却最终落在如何读书做人上,而非某种特定“工作”上。或者说,“做人”就是最重要的“工作”,是时间和精力的最上等旨归。

  而今天,“工作”的平等化对一个想考公、考研、留学,或者进入包括学术界在内的任何行业的青年而言,有了更多的机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各种直接间接的途径获得来自优秀前辈的有用信息。对此,《学术之路》在治学和科研技巧上用力颇多,从具有学科针对性的技巧如设计田野问卷、阅读档案,到一般性的经验如博士毕业后择校、将论文修改成书的方法等,有利于初入学术迷宫或者已过半途的青年尽早摸清地形、绕开障碍,确定属于自己的出路。两位作者的工作不仅沟通了中外学术界,而且沟通了作为一个有边界和门槛的学术界与作为其后备血液来源的外部世界。

  通过《学术之路》,我们走上的是沟通世界的桥。这个世界是学者个体成长的内心世界,是国际学界,也是作为职业的一般意义上的学界。该书的新书发布会当晚,作为本书编辑,有幸见证了近二十位嘉宾,其中很多学者并不在国内,但是都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对该书进行了以“桥”为关键词的评论。

  在当今人类彼此发生越来越多的连接或冲撞的时代,对各种人生可能性的好奇,对学术理论不足的匮乏感,对各行“游戏规则”的茫然,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焦虑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座坚实的“桥”,以此承载我们看见更丰富的世界,增进我们的智识。

  (作者系商务印书馆编辑)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