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学研究中,社区归属感被认为是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依赖的体现,是社区心态研究的重要概念。它不仅影响着社区的存在和发展,还在当今社会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社区归属感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丰富的探讨,特别是在城市居民互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居民互动不仅指居住在同一社区的居民之间的互动,还指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的互动所诱发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更新换代的重要时期。随着城市面貌升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老旧小区焕然一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些变化可能促进良好的互动。居民在人际交往中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社区归属感也会随之提升。本文对前沿学术研究做回顾总结,将居民互动的促进作用归纳为直接、中介和被动促进三种模式,以期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结构建设。
第一,居民互动对社区归属感的直接促进作用,表现形式为居民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证实,许多社会关系都是在当地社区发展和培养的。这些社会关系对于提升社区归属感与社会凝聚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反过来又对居民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威克斯(Rebecca Wickes)和伯纳德(Josef Bernard)等学者关注居民互动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直接联系,并将其归纳为邻近(proximity)、相似(similarity)和熟悉(familiarity)三个维度。对邻近的研究表明,当生活的社区内有自己的亲戚时,居民更可能意识到改善社区的责任,从而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此外,如果居民拥有密集的社会网络并经常参与社区活动,他们也会积累社会资源,进而表现出更强的归属感。熟悉与居民的友好程度密切相关,以邻里间的见面问候为代表,居民会通过与邻居的日常互动产生一种安全感和舒适感,继而对社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第二,居民互动作为中介变量对社区归属感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的互动。社会实践理论认为,社区环境构成了实践的背景,特定的社区再生特征有助于塑造居民的社会互动。事实上,在社区改造过程中改善环境,如扩大公共空间和绿化、完善便民设施等,都可以为居民提供面对面接触交流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将这些常规化的行为类型称为社会“实践”,其中包含知识、活动、对象和意图。他认为,邻里社会生活的时空节奏可以反映在特定地点中以可预测的时间表发生和再发生的事件和活动。物理空间构成了实践展开的环境,特定的地方特征有助于塑造群体和个人的行动。罗伯茨(Marion Roberts)研究验证,社区环境的安排可以通过产生面对面接触等社交活动的潜力来操纵社交互动,从而影响社区归属感。根据实证研究,依恋和认同感会促进居民产生亲环境行为和地方保护行动,使居民互动和社会环境形成互相促进的良好双向循环。
第三,居民互动对社区归属感的被动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居民在经济影响下的互动。正如埃尔德(Glen H.Elder)的著作中所阐释的,从整体上看,人类生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生活的时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或相互依赖以及代理事务等都在不断变化。莱维卡(Maria Lewicka)的研究也支持该观点,社区内总有居民处在流动之中,对一个社区及其根源最感兴趣的正是新来者,而不是那些出生和生长在那里的居民。对于主动搬迁的新居民而言,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经济支撑,是在工作目标的驱使下与经济环境发生互动。在图尔努瓦(Laurent Tournois)看来,因为缺乏其他可能的认同以及新发展的居住历史和共享的空间体验,在经济导向的目标追求上更容易产生认同和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居民出于必要的社交需求,从诸多方式中综合筛选出的被动选择。不过,个人的生活经历、社区内的社会互动以及社区环境的性质、建筑和制度都是归属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特梅洛娃(Jana Temelová)做出了更细致的考量,认为对社区归属感进行解释时,还需要考虑居民的社会经济状况、生命历程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治理趋同化及其治理优化研究”(20CSH05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浙江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