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己关系撬动社区感建构
2023年07月13日 09: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3日总第2690期 作者:张曙光

  城乡社区治理之于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已成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城乡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群众路线是枫桥经验的本质所在,通过分析,可以从中厘清一组层递关系:抓好社会治理,关键在于做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做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关键在于坚持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社区治理以社区感建构为重

  从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等心理学科视角来看,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就是以群众为本位,合理地、充分地满足群众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正确有效地激发群众的能动性。而群众的能动性在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中最终能否得到激发,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区感的强弱。

  社区感实质上是一种共享心理现实,具体包括社区成员在社区中所感知到的人己与群己联结感;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互有责任,以及自己与社区共同体互有积极影响的共享卷入感;与其他社区成员同为社区共同体一员的共同体感。试想,在一个城乡社区中,如果大多数社区成员都有着相对较低的社区感,那么,社区成员的参与动机何以增强?以社区参与为重要基础的社区治理效能何以实现?由此不难理解,支持与促进社区感的建构是社区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群己关系是社区感建构的关键撬点

  社区感的建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社区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其核心表征则是社区共同体层次上的“我们”概念及大局观的涌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概念及大局观的涌现是以群己关系的构建为基础,以基于群己关系而确立的社会认同的凸显为表征的。

  根据布鲁尔(M. B. Brewer)、正木由纪(Masaki Yuki)和杨宜音等国内外社会心理学者的研究,群己关系可以分为两种,即关系化群己关系与类别化群己关系。顾名思义,关系化群己关系是以“关系化”为机制构建起来的,其间个体通过以自我为中心向外伸展自我边界,将一定数量的关系他人包容进来,进而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定心理类别建立人格化的心理联结。类别化群己关系是以“类别化”机制构建起来的,其间个体藉由自我表征的去个人化——以某一共享社会类别成员身份/资格进行自我界定——与相关社会类别建立非人格化的心理联结。这两种机制无不涉及对特定心理距离的“跨越”。心理距离的远近从根本上决定了心理视域的宽窄,进而也决定了“我们”概念外延的大小,以及大局观所凸显的层次。联系既有研究,从进化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关系化机制的发生在前,以相对较为窄仄的心理视域,与小规模的、封闭的狩猎采集群体生活相适应;类别化机制的发生在后,以相对较为宽广的心理视域,与大规模的、开放的社群生活相适应。两种机制兼容互补,相辅相成,为人们弹性灵活地适应愈来愈复杂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深一步讲,以上两种群己关系建构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更多地是通过社会认同的确立及凸显来发挥其作用的。根据布鲁尔与正木由纪所作梳理,人们基于关系化群己关系确立起“关系性社会认同”,基于类别化群己关系确立起“集体性社会认同”。关系性社会认同更多地凸显于低流动性社会环境之中,在关系性社会认同凸显的情境下,个体通常持有与特定他人相联系的个人化自我概念、以人际关系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群体表征,多受群内互惠动机的驱策,同时倾向于对那些共有朋友或熟人关系的他人抱有个人化信任。集体性社会认同更多地凸显于高流动性社会环境之中,在集体性社会认同凸显的情境下,个体通常持有以群体原型(group prototype)进行界定的去个人化自我概念,和以去个人化实体为主要内容的群体表征,多受群际竞争动机的驱策,同时倾向于对同一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抱有去个人化信任,不论自己是否认识对方。此处“流动性”具体是指关系流动性,即特定社会环境所提供的个体基于其喜好和意愿选择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自由和机会。

  综上分析,群己关系之于社区感建构而言,无疑是一个关键撬点;通过这一关键撬点施以助推,即可对社区感建构乃至社区治理的全盘工作产生“四两拨千斤”的高效杠杆作用。根据经济学家塞勒(R. H. Thaler)和法学家桑斯坦(C. R. Sunstein)的界定,所谓“助推”(nudge)是指以简单快捷、隐而不彰但又不失巧妙的策略,促动人们自主地做出符合期待的最优选择。

  根据社区类型建构社区感

  近十余年来,城乡社区特别是城市社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城市社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即老旧社区与商品房社区。老旧社区虽不乏人口流动,但从总体上来讲更多地是一种低流动性社会环境,亦即通常所说的“熟人社会”。其在社区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公共活动空间匮乏,物业管理缺位,居民社区意识淡薄、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等。与此相反,商品房社区更多地是一种高流动性社会环境,亦即通常所说的“生人社会”,在社区治理方面主要存在业主异质性强、邻里关系疏离、居民自治意识薄弱、社区参与动机低落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全国各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以群己关系为关键撬点,通过施以多样化助推来促进城市社区感的建构,从根本上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这里的群己关系既包括社区居民个人与其所属社会关系网络(包括社区网格员、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社区民警)的关系化群己关系,又包括社区居民与其所属社区社会组织(如社区志愿服务队、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自治组织、楼栋共同体乃至整个社区共同体,以及社区党员与其所属党支部的类别化群己关系。助推策略主要有党建引领、老旧社区“微改造”、居民自治赋能、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与培育、社区品牌活动创办、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等。助推思路可简要概括为:在老旧社区以关系性社会认同的凸显支持类别化群己关系的构建,在商品房社区以集体性社会认同的凸显促进关系化群己关系的构建,进而以关系性社会认同与集体性社会认同的交织互动推动社区感的涌现。

  事实表明,以群己关系为关键撬点的各种社区感建构实践卓有成效,已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社区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类实践开展的广泛性、深入性、持续性及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